在三菱創始人岩崎彌太郎去世之後,安田的大老板也不得不思考自己公司的將來之路。
安田善次郎一直對岩崎彌太郎情感複雜,他崇拜這個梟雄唯利是圖、為達目的冷酷到底的信念;同時,也對他不近人情、貪婪的性格心懷厭惡。
在岩崎彌太郎去世之後,安田善次郎陷入悲傷之中,悠悠萬事,沒有偶像和敵手,是最孤獨的事情。他開始仔細研究三菱公司獲取成功的原因,發現,這家公司主要從事三個行業:金融、礦山和保險。
前兩個明白,保險是什麼東西?安田善次郎產生了極大興趣,他找來一堆西方經濟學家的著作開始仔細研究:保險,的確是個奇妙的東西,以貨物為擔保從金融機構貸款,金融機構非常願意解囊,因為這些貨物都上了保險,一旦遇到火災和盜竊事故,金融機構可以用保險賠償金來彌補貸款。
這是個完美的圓圈。安田善次郎深受啟發,他決定再一次整合自己的事業,擴大經營版圖,建立一個不遜於三菱財團的新帝國。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安田善次郎利用自己在金融界的權勢,進一步攻城略地,向保險業和製造業進軍。
到19世紀90年代初,安田財閥通過運用資金收購公司股票的方式,掌控了電燈公司、三家鐵道公司和兩家紡織廠。同時,保險業也建立起來。到此時,安田成為多元化經營、掌控製造業和金融業橋梁的近代財閥。
安田善次郎的生意越來越大,他也越來越感到孤獨。經他手的所有投資無一例外地獲得了成功,而在安田財閥內部和日本銀行,安田善次郎也被當作一個獨裁者被大家所敬畏。但在這位老人的內心深處卻對未來充滿了恐慌。他深深地知道,投資商業獲得成功很容易,但投資到一個人身上,讓他迅速成長,將來執掌安田門戶卻比登天還難。
隨著年齡的增長,安田善次郎越來越焦慮,他的執行力幾乎滲透到公司的方方麵麵,那並非因為他貪戀權勢,實在是缺乏優秀的管理者來幫助他打理公司。在整個集團內部湧現出一股失望、低落的情緒,安田善次郎也越來越抑鬱,他常常從睡夢中驚醒,一身的冷汗,他擔心自己死後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會瞬間瓦解。直到一個叫淺野總一郎的人躍入安田善次郎的視野。
兩個人有類似的經曆:首先,他們都是富山人,老鄉。其次,淺野總一郎跟安田善次郎一樣善於投資,能從複雜的經濟形勢中找到突破口,利用大環境的變革賺取巨額利潤。更重要的是,他們倆都是白手起家,有著驚人類似的創業史。
淺野總一郎在23歲的時候還窮困潦倒,生不如死。他先是在東京街頭賣糖水,賺了一點錢後,租了個小店鋪銷售煤炭。
正是這個小店鋪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名聲。後來淺野總一郎跟當地的一個高官打賭,說自己能讓大便成為財富的來源。那個高官為他提供了一筆啟動資金,於是,淺野總一郎創辦了日本第一家公共廁所,收集大便。
幾年之後,他名下的公共廁所有了60多家,而銷售大便給農民也為他帶來了幾十萬的財富。隨著大便的增加,淺野總一郎把他們換來的錢投到水泥工廠,又獲得了巨大成功。
之後,他想盡辦法靠近澀澤榮一,然後通過澀澤榮一又收購了當時日本第一的水泥製造企業,成為這個行業的帶頭大哥。
後來,淺野總一郎準備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於是懇請安田善次郎解囊相助。
安田答應幫助淺野總一郎,因為他看到,隨著日本工業化的推進,城市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市場對水泥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投資於此,穩賺不賠。
於是,安田善次郎向淺野總一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能貸款,必須入股,而且作為股東,每年的紅利要隨著業績的增長而提高。更重要的是,安田善次郎要求淺野總一郎,無論公司是否有贏利,都需要向他支付股息。
針對這個不平等條約,淺野總一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可惜,淺野總一郎還是失算了。沒過多久,公司就開始虧損。他跑到安田善次郎麵前,懇求這位前輩暫停分配股息,但是得到的回答是:門兒也沒有。
淺野總一郎舉步維艱之下,隻得拿出自己家裏的積蓄當作股息給了安田善次郎。很多年後,淺野總一郎回憶這段往事時,還無限感慨地說:“當時覺得安田善次郎是個無情的人,後來才意識到,他是在鍛煉我的心誌。”
事實也的確如此,雖然淺野總一郎剛開始沒有賺錢,但安田善次郎並沒有停止對他的投資。1896年,淺野總一郎創辦了一家賺錢工廠“東洋汽船公司”,安田善次郎、澀澤榮一等社會名流成為公司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