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人才是最重要的投資 (1)(2 / 2)

接著,淺野總一郎又進一步擴大了水泥廠,同時創辦了貿易公司和造船廠,還硬生生地從別人手裏搶了兩個煤礦。

這些龐大的事業群的背後,都有安田善次郎支持的影子。換句話說,他把自己全部家當都押在了淺野總一郎的身上。

事實證明,安田善次郎的眼光非常獨到,他用自己的金錢培養了一代商才。這個結論在1904年得到了充分證明。那時候正是日俄戰爭的膠著時期,東洋汽船決定建造三艘優秀的船舶投入到海運當中。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淺野總一郎四處遊走,尋找資金支持,但都吃了閉門羹。無奈之下,他找到了安田善次郎。

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安田善次郎靜靜地聽完淺野總一郎的計劃,毫不猶豫地同意幫助他融資500萬日元用於建造三艘新型貨船。

戰後,安田善次郎獲得了翻倍的回報。

當然,他的投資不僅限於如此短期的收益,把錢花在靠譜的人身上,以讓自己的企業基業長青,才是安田善次郎的初衷。

20年後,淺野總一郎去世之時,他一手創辦的淺野財閥已經富可敵國。旗下最賺錢的企業是淺野水泥,資本總額為6 200萬,後來發展成“日本水泥公司”,成為這個國家水泥業的翹楚。

淺野財團的所有公司資本總額為3.5億日元,而安田善次郎通過交叉持股占有的股份約為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淺野財閥有三分之一的財富是屬於安田善次郎的。從那之後,這兩個財團之間保持了密切聯係,憑借手中的金錢,一步步蠶食世界上能獲得的所有財富。

新的力量

導讀:當國家和企業走向成熟發展之後,人才問題就是最重要的問題。無論是政府內部,還是企業的命脈,都需要強有力的人來管理和支撐。但那些剛剛創業的企業家麵臨死亡或者老去的時候,新的力量也在逐漸誕生。

帝國也暗淡

住友“憲法”

說起來,住友家族建立近代企業製度的速度可能要落後於三井和三菱。在經曆了別子銅山危機之後,這家公司才慢慢走向平穩,其經營骨架才逐漸確立起來,在這裏,我們簡單回顧一下。

佛教徒伊庭貞剛因為順利解決了別子銅山的危難,正式成為家族企業的大掌櫃,接替了廣瀨宰平。也是在同一時期,住友家修改了《家憲》,改名為《家法》。新法最大的亮點是將職員劃分為“技術流”和“事務流”,其間不得互相幹預,隻能協作,不可爭執。而且,技術派的職員不許幹涉公司管理事務,把自己的活幹好了就是最大的幫助了。

這條規定從本質上來說,是為了避免出現當年廣瀨宰平那種獨斷專權的情況。但大掌櫃伊庭貞剛卻對此不以為然,他相信,人和人就得心心相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技術和事務人員應該一視同仁才對。

所以,伊庭貞剛自己並沒有嚴格遵守《家法》,因為在他的內心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住友家不斷招來新鮮的人才。其中有一個人叫鈴木馬左也,這哥們剛來上班半年,公司就決定送他去歐洲學習商務知識。

臨行前,伊庭貞剛對他說:“別聽那些元老的。學什麼商務?他們目光短淺,就希望你們年輕人學習一些能幫助住友掙錢的專業。你去吧,歐洲廣闊,隻要你感興趣的,都可以縱情地學習、感受,我不會給你任何限製。回來之後,你也可以去別的公司工作,我不會勉強。

鈴木馬左也淚流滿麵,很多年之後,他成為伊庭貞剛的繼承人,執掌住友門戶。

因為伊庭貞剛寬容的心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歸麾下,住友的力量也在不斷壯大。在日俄戰爭前的幾年裏,除了礦山以外,住友家又開設了住友銀行、煉銅所和電線製造所,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近代企業製度,成為名副其實的財團。

但就在此時,58歲的伊庭貞剛提出了辭呈。他在一篇文章中寫下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最能阻礙事業進步發展者,不是青年的過失,而是老年人的跋扈。

為了給年輕人留下更美好的舞台,伊庭貞剛飄然隱退,住到了一處偏僻但風光明媚的山野間。這一點和他的舅舅、大獨裁者廣瀨宰平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然,如果你認為伊庭貞剛為了貪圖享樂,就對住友家不負責任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在離開之前,他把火種傳給了鈴木馬左也,才放心地離開。

在伊庭貞剛的一生當中,最信任的人,就是鈴木馬左也,因為他一生篤信“劍禪合一”,對劍道、佛法都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情。這也造就了他性格的寬容、豁達,這一點和伊庭貞剛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