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黯然隕落,接替者是他的大兒子安田善之助,這哥們兒比他老爹不靠譜得太多了。安田善之助學曆很低,初中畢業之後就輟學跟著爸爸混,平日裏喜歡舞文弄墨,雅善丹青,是個徹底的文藝青年。
曆史無數次證明,文藝青年是不可能成為優秀商人的,安田善之助再次證明了這個事實。這哥們兒完全不懂經營,把安田財團的生意弄得一團糟,一時間,公司內部烏煙瘴氣,公司員工惶惶不可終日。
怎麼辦?高層們決定找到一個靠譜的大掌櫃,讓安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為了找到“真心人”,安田用了排除法,他們定了幾條要求,然後挨個填空進去:
有海外留學背景。
懂得金融。
跟政府關係良好。
這些條件相當之高,最後,經過幾輪篩選和政府的推薦,一個叫結城豐太郎的人勝出。
這個人物的登場沒能改變安田財閥獨裁統治的慣例,反而讓一人說了算的製度延續下去了。結城豐太郎是在安田善次郎遇刺後的一個月後進入這個大家族的。這位仁兄原本是安田銀行大阪分行的行長,在公司老大非正常死亡之後,能力突出加上機緣巧合,竟然莫名其妙地成為安田財閥的一把手,可歎世間多變遷。
結城豐太郎生於1877年5月,山形縣人,畢業於大名鼎鼎的“人才工廠”——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後來,有誌於金融事業,結城豐太郎千方百計想進入日本銀行工作。可惜,當時銀行不缺新人,總裁讓他等兩年。結城豐太郎覺得青春短暫,豈可浪費?於是,他向總裁表示,自己願意來日本銀行工作,不要工資,隻要您讓我幹活,我什麼條件都沒有。
總裁大為感動,不要錢的人上哪找去?馬上拍板決定讓結城豐太郎進入公司,等有空缺之後再決定是否錄用。
但事實證明,不要工資隻是短暫的,有才幹的人總會獲得權勢和地位。在結城豐太郎進入日本銀行的第二年,他就順利成為該公司紐約代理店的監察人,派往美國工作。監察人是啥?這對日本銀行來說也是個新名詞,主要負責審查各個分支銀行的業務情況,這個獨具創新色彩的職位也是結城豐太郎發明創造,並且以身試驗的。
接著,他開始了在紐約4年的工作生涯。沒別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結城豐太郎每天用5小時打理銀行的業務,然後花費10幾小時到美國各大銀行考察,4年間,寫了幾萬字的調查報告送回日本銀行,建議高層改善工作效率,引入更加合理的業務模式,受到領導的一致讚揚。
讚揚很快變成實際的鼓勵。回到日本之後,結城豐太郎的職業生涯迎來了新的春天,他唱著《東方紅》,昂首闊步走進了新時代。
1918年4月,結城豐太郎正式成為日本銀行大阪分行的總裁,年僅41歲。不能小看這個職位,日本銀行大阪分行控製著日本關西地區的金融命脈,那麼,換句話說,結城豐太郎也就是關西地區的金融統帥,一句話可以載舟,也能覆舟。
順風順水的時候,一個好消息又傳來了,日本銀行換了一個新總裁,叫井上隼之助,這個人的上任直接決定了結城豐太郎更加輝煌的後半生。
井上隼之助和結城豐太郎經曆類似,理想一致。井上隼之助比結城豐太郎大8歲,他倆是校友,都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井上隼之助後來沒經過不要錢的階段就成為日本銀行的職員,不過後來跟領導鬧別扭,被貶到了紐約。要說,人必須經曆千般苦難、百般磨礪才能獲得成功。
當時情緒消沉的井上隼之助遇見了鬥誌昂揚的結城豐太郎,兩人一見如故。結城豐太郎百般勸慰井上隼之助:被冷落隻是暫時的,是禿子總會發光的!
很快,井上隼之助就發光了,他在37歲的時候成為大阪分行的行長,短短兩年後,榮升為日本銀行行長,與此同時,結城豐太郎也跟著一起發光,成為日本銀行的理事。
不過,這個時候的結城豐太郎雖然權力很大,但金融界對他的質疑也不小,畢竟在有生之年,這哥們兒還沒幹過什麼大事情,我哪知道你到底行不行?
看來結城豐太郎是行的,他的才華在一戰之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當時,日本經濟陷入戰後衰退,金融界一片恐慌,大阪一家著名的證券公司因為資金短缺陷入經營困境,幾近倒閉。結城豐太郎認為,這種焦慮的心態不能持續下去,否則關西地區的金融業就會陷入困頓。在井上隼之助的支持下,結城豐太郎破例為這家證券公司融資,讓它走上了正軌,關西地區的恐慌情緒也暫時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