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窮人缺什麼(1 / 1)

施凱這一段時間累得夠嗆。

他經常慶幸自己有個好身體,可以像陀螺一樣連續忙個幾天幾夜,也不知道疲倦。不是他不知道累,不知道辛苦,而是有一樣東西一直在支撐他。對每一個想做事的男人來講,夢想實在太重要了。就像書中說得一樣:“夢想能點燃一個人生命的希望和熱情,催動一個人奮起戰鬥的勇氣和決心,鼓舞他百折不撓,永不放棄!”

施凱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被夢想點燃,即使行走在遍布荊棘的路上,也會勇往直前的那個人。他永遠都記得馬雲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人可以10天不喝水,7、8天不吃飯,2分鍾不呼吸,但不能失去夢想1分鍾。沒有夢想比貧窮更可怕,因為這代表著對未來沒有希望。一個人最可怕不知道自己幹什麼,有夢想就不在乎別人罵,知道自己要什麼,最後才會堅持下去。

盡管周圍很多朋友,包括父母都不讚成他的這種堅持,但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幹什麼?將來想要什麼?就憑這一點,施凱認為自己比很多同齡人混混沌沌過一輩子,要強得多。因此,他對自己的選擇從來都沒有置疑過,更沒有一絲一毫的後悔。

當年他大學畢業去美國讀MBA的時候,就抱著一定要出人頭地的決心,正是這種強大的信念,支撐他度過了孤立無援、極其艱難的求學生涯。

施凱認為,貧窮對一個人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而不自知,窮而不思變,窮而安於現狀,甚至認命;這樣的人,往往被貧窮一生捆綁和糾纏,最後隻剩下抱怨、不滿和麻木。

當年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窮人最缺什麼東西?”

很多同學都答:錢。

也有人說:夢想。

還有人說:機遇。

隻有他的聲音最響亮:“野心!窮人最缺的是成為人上人的野心!!”

野心是什麼?

野心通常是信心的孿生兄弟,這也是野心的源頭!具有野心的男人,不管長相如何,身材高低,在氣勢上都會攝人心魄。原因在於他非常自信,甚至自負。這種男人敢於麵對任何困難,敢於放棄一切,敢於從頭開始——野心是治窮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

正因為如此,畢業後,施凱帶著其他三個中國同學一起回國,留在了北京。從那一刻開始,他們選擇了一條自已認為最有可能從窮人走向富人的道路,一條需要從零開始,白手起家,一點一滴,流血流淚的荊棘之路。

那就是創業。

幾年前,施凱曾經有一次,無意中看到王利芬老師主持的《贏在中國》。一個展現創業者風采的全國性商戰真人秀節目,那時正是他創業陷入瓶頸,公司岌岌可危的時候。當看到那麼多創業者臉上掛著淚水站在台上,跟隨劉歡共同唱響那首《在路上》,從不流淚的他把頭埋進被子裏嚎嚎大哭,耳邊回響的是句句穿透內心的歌詞……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為不安分的心

為自尊的生存

為自我的證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進我的眼睛

心靈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堅定

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

在路上隻為伴著我的人

在路上是我生命的選行

在路上隻為溫暖我的人

那場痛哭之後,施凱反而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創業過程當中的優缺得失。兩個月之後,他果斷關閉了公司,開始有意放逐自己,進入半年的思考期。

在那半年裏,為了擴寬思路,他看了幾十本書,聽了十幾堂課,參加了七、八個社團,結交了一批創業同道中人。

其中有一堂課,給他的印象極其深刻,並且帶來了全新的啟發。那堂課的名字叫:投資之道。自那以後,施凱在創業的同時,也在投資領域上進行不同的嚐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