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創業團隊1(1 / 1)

1)

自從上次跟朱明月分手之後,施凱這段時間,一直忙兩件事。

一個來自外部;一個來自內部。

外部的是找錢;內部的是找市場。

對於找錢的事,施凱並不著急,他相信“暢行無憂”是一個好項目,現在還遠遠沒達到要賤賣公司的地步。大胖子John之後又到公司與施凱接觸了幾回,無論是對項目的市場前景,還是對施凱本人,以及他的團隊,都有明顯的興趣。很快,他就組織了一批包括業務、財務、律師、審計等在內的專業人員,對“暢行無憂”互聯網公司進行正式而詳細的盡職調查。

什麼叫盡職調查?

專業解釋,就是對目標企業的曆史數據和文檔、管理人員的背景、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資金風險做全麵深入的審核。

通俗解釋,隻有三個字,剝洋蔥。

公司就是那個倒黴的洋蔥,投資人就是下手的人。一層一層慢慢地剝,仔細地看,剝得人常常嗆得兩眼流淚,被剝的人更是冷汗淋漓,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更是一個角逐與較量的過程,充滿了刺激。

為了達到目的,投資人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從公司的基本資料調查開始,到行業前景、產品與研發、市場份額、競爭格局;再到公司的財務報表、股東結構、管理層介紹、核心技術、薪酬體係等等,逐一用放大鏡查個遍。

這種時候,投資人最期盼的,就是把一個濃裝豔抹、衣裳華麗的摩登女郎,一層一層剝個精光,看看到底是一個美人,還是一個醜女?而公司最期盼的莫過於,這個摩登女郞在被卸掉濃裝,脫去華服之後,呈現在投資人麵前的是一個清麗脫俗的大美人。

洋蔥剝完之後,如果買賣雙方都還比較滿意,這時候的較量會再次升級。

雙方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羞羞達達,或胸懷天下改造蒼天似的高談闊論。赤裸裸的價格談判會徹底暴露雙方虛偽的麵容。施凱坐在自己那間小小的辦公室,隔著透明玻璃看著投資人在公司裏忙忙碌碌的樣子,常有一種怪異的感覺湧上心頭。

老覺得自己就像一清倌,對方就是一老鴇。一個待價而沽,一個稱斤注兩。清倌最大的希望是成為妓院裏全力栽培的對象,有一天能成為頭牌姑娘;老鴇最希望的是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花最小的錢賣最高的價。

每每這時,施凱就忍不住自嘲,自己上輩子或許跟韋小寶一樣也是在妓院裏長大,摸爬滾打慣了,所以才會如此了解特殊行當各種女人的心理。隻是人家韋小寶是七個老婆左擁右抱,而自己活到35歲,仍然是孤墳野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