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讓施凱真正頭痛,其實是找市場。
俗話說,靠人不如靠己。
自己有了底氣,也才有談判的籌碼,更加遊刃有餘。
這個網站已經運行半年多了,現在發展的會員和信息的數量,讓他並不滿意。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這個網站,並且注冊成為會員,在上麵發布有效的拚車信息,是“暢行無憂”的當務之急。
為此,整個核心團隊已經連續開了幾天會議,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廣益,獻計獻策。
施凱在公司是一個比較開明的領導,不提倡界定分明的等級管理模式,常常跟下屬打成一片。這也是互聯網公司比較常見的管理方法,員工人人崇尚自由,個性十足,思想活躍。不難想象,這樣的團隊開起會是多麼的熱鬧。年輕人多,有時難免在一起說笑打趣,故事一個接一個,如果遇到北京本地人,那幽默勁能讓一屋子裏的人笑翻天。
其中最能來事的人,莫過於施凱自己,工科出身,分析和邏輯思維很強。他是一個狂熱的推理愛好者,熱衷於世麵上所有偵探及懸疑推理故事,最著名的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他前後看了不下五遍。尤其是對《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這個故事情有獨鍾,認為是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推理最嚴謹的故事之一,因此對作者柯南道爾崇拜不已。
“大家都累了,來來,我們放鬆一下,換換思維,講一個故事,怎麼樣?”
這是施凱慣用的方法,每次大家討論陷入瓶頸時,他就喜歡講一講推理故事,調節現場氣氛,轉換思維。
“今天的故事,有些玄妙,也有些難度,隻要誰能猜中答案,重獎。”
“什麼重獎?!”
“大家一星期的中餐我全都包了。”
這個賭注毫無疑問得到了年輕人一片狂呼,有人敲桌子,有人拍巴掌,還有人吹口哨……剛才的萎靡之氣一掃而光,個個頓時像打了雞血似的精神飽滿,注意力高度集中。
施凱環視一周,滿意地笑了笑,“在一列特快火車上,大概還差10分就是午夜12點,這個時候上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年齡偏大,長相平常,屬於很容易被人忘記得那種。他在車門關閉之後,像是猛然恢複意識一樣,開始左右打量四周圍旅客的臉,一副沉思的樣子。
突然,他問離他最近的一個小夥子。
“恕我愚昧,請問您今年28歲嗎?”
“是的,不過你怎麼知道?好奇怪,你怎麼知道?”
小夥子不停地問,但這個男人視而不見,開始尋找第二個旅客。
“您今年45歲?”
那是一個中年婦女,聽到她的提問,也很奇怪,“是沒錯..“
“您是62歲?”
“咦,你怎麼知道的?”第三個人他又猜中了。
“您是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