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被世人稱為“自殺之歌”,正如其名,它似乎有著無法抗拒的沮喪魔力,因聽這首曲子而產生的自殺事件層出不窮,遍布全球,死亡人數達一百人之多,甚至連它的作者魯蘭斯。查理斯以及他女友,都因為這首歌自殺了,所以也被稱為“魔鬼的邀請曲”。
李木木站站在冰涼的木地板上,一動不動。
很美的音樂,很憂鬱的曲調,鋼琴的旋律在漆黑的空氣中靜靜流動,聽起來格外清晰。用心理學家的解釋來說,這種音樂有一種強烈的暗示作用,仿佛黑暗中的靈魂在召喚,心底埋藏著絕望的暗湧,令人心肝俱碎,它能觸動聽眾對憂傷往事的回憶,這種感覺在不規範的音樂中逐漸積累,擴大,直到聽者悲傷至及,達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從而走上自殺之路。
想想就在幾個鍾頭之前,也是在這個房間,自己聽的最純淨,最飄渺,最安定人心的大自然的靈魂之歌。現在卻要聽一首神秘詭異,憂傷絕望到想自己結束生命的音樂,真是啼笑皆非。
李木木把這首黑色星期天,從頭到尾整整聽了三遍,也沒找到傳說當中的那種感覺。相反,心倒慢慢平靜下來,沒了煩燥,思維越發靈敏和強烈,隻好又重新躺回床上,眼睛盯著天花板開始數羊,從1數到1000,再從1000數到1,第二遍接著從1數到1000,數著數著,忍不住就想,有的女人常有婚前恐懼症,難道自己現在屬於離婚綜合症?隻是不知其他女人,剛離婚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跟自己一樣整晚整晚失眠?
還是傷心難過的痛哭流涕?
或是慶幸擺脫一種束縛和厄運?
有人說,中國離婚的夫妻千千萬萬,但結局通常隻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意氣用事,憤怒之下一方選擇堅決離去,留下另一方,摔倒在地,獨自撫摸傷口。然而時過境遷又回到原點,彼此牽掛對方又礙於臉麵,明明藕斷絲連,卻偏要磕磕碰碰,矯情地令人泣血。
另一種,就是兩敗俱傷,彼此心懷恨意,時刻盼望著對方比自己更慘烈的下場,甚至尋機報複。這種夫妻即使離婚了,然而心卻從未遠離,做足了一生的怨偶。
還有一種結局,是一個人留下來收拾殘局,卻依然存著深愛,可是再也換不回對方的腳步,那一個人跟著第三者早已雙宿雙飛,隻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即使美如當年的陳阿嬌,在變心人眼裏,也是過目即忘。
不過,在李木木心裏,這三種情況都不適合。
她更期盼地是兩人能相忘於江湖,老死不相往來,這才是真的放下一個人,一段情,彼此都能解脫的最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