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奇俠傳》,顧名思義,自然是抗日題材的遊戲。抗日題材的第一人稱射擊類單機遊戲。
自十多年前國產單機黃金時代破滅以來,抗日題材的遊戲是越來越少了,是的,不僅僅是單機,就連網遊中,抗日題材的遊戲也是寥寥無幾,而且大多都已經運營倒閉關服了。
但為什麼同樣是華國獨有的遊戲題材,武俠,仙俠題材能經久不衰,遊戲頻出,而抗日題材卻蕭條至極到這種地步呢?
很簡單,因為在玩家們的一般觀念中,抗日這個概念,已經和低俗,荒誕,土氣,假,大,空聯係在了一起,沒有一丁點逼格,沒有一丁點能夠吸引他們的地方。
這是這麼多年來,一部部邏輯混亂,劇情荒誕,極盡誇張的抗日神劇們,在他們心底打下的,深深的烙印。使他們一看到抗日這兩個字,就自然而然的和那些抗日神劇們聯係在了一起,就像被人喂了下過毒的屎一樣,讓他們在生理還有心理上產生種種的不適。
題材不討喜,玩家不喜歡,乃至於還會厭惡,遊戲開發商當然不是傻子,稍稍做下市場調查,看到前輩們的撲街慘樣,自然就沒有人開發抗日題材的遊戲了。
但李昂不這麼想。
抗日題材不討喜,衰敗落寞,玩家不買賬,這全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那就是遊戲本身不夠優秀!就像抗日題材電視劇裏也有精品一樣,隻要遊戲本身足夠遊戲,和《使令召喚》係列,和《戰敵》係列一樣優秀,那還怕玩家不買賬麼?
究其本質,抗日題材和國外那些一戰,二戰題材有任何區別麼?白皮豬的戰爭就高端洋氣上檔次,我們華國人的戰爭就低端土氣沒內涵?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再崇洋媚外也得有個限度是吧?
是的,李昂也在G胖家的斯迪姆上買過《使令召喚》,買過《戰敵》,買過《榮譽勳帶》,買過《藍色管弦樂隊》……
他也曾沉迷在那一個個頂級遊戲構築的世界裏。
在諾曼底,在柏林,在斯大林格勒,在馬奇諾防線,在阿爾卑斯山,在大西洋,在太平洋,在中途島,在硫磺島……在那一個個戰場留下自己奮戰的身影。
但這些地方都不是他想要奮戰的地方!不是他願意犧牲生命保衛的地方!
他想去東北的黑土地!
他想去激蕩的黃浦江!
他想去金陵城外雨花台!
他想去徐州城下挖戰壕!
他想去武漢戰場帶頭衝鋒!
他想去山城之上搏擊長空!
他想將滿腔的熱血灑在這片他所深深熱愛的土地上!
他想聽衝鋒號響起!
他想聽大炮聲轟鳴!
他想在槍林彈雨中穿梭!
他想用刺刀插入日寇的胸膛!
他想聽鬼子們臨死前的絕望哀嚎!
這一切的一切,一想起來,都讓他心情激蕩,心馳神往,無可自拔!
李昂愛抗日題材,但他愛的不是抗日神劇中那個虛假,低俗,醜化對手,醜化自己,如同兒戲般抗日題材。
他熱愛的,是那個波瀾壯闊,無數先烈為了民族危亡,國家續存,拋頭顱,灑熱血,生不畏艱,死不旋踵的,真正的抗日戰爭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