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遊戲,或者俗稱的手遊,是現今錢景最廣闊的一個遊戲類別,一些爆款遊戲做到一個月一億月流水也是有的。
手遊市場的火爆,也導致資本轉移,各家遊戲廠商紛紛湧入,每新上線的手遊幾十上百,市場競爭越發的激烈。
而李昂之前工作的盛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轉型成功的手遊公司,將旗下原先的幾款端遊,頁遊經過重新包裝,移植後,製作成了手遊,開始了上線圈錢之旅。
雖然這些遊戲普遍壽命短暫,往往火了不到半年,就會迅速衰敗,玩家流失嚴重,最後苟延殘喘。
但僅僅在這火的半年裏,這些遊戲就為盛公司賺取了極高的利潤,不僅收回了研發成本,而且還大賺特賺了一筆。
當然,這裏麵也有遊戲本身質量不差,運營出色,玩家遊戲品質鑒賞能力低等原因。
工作了這麼長時間,又是在手遊行業打滾,李昂自然也總結了一些爆款手遊的基本特點。
首先,當然是遊戲品質,得達到一個較高的水準。
手遊玩家雖然沒有端遊玩家,乃至於單機遊戲玩家那麼挑食,但基本的判斷能力還是有的,同樣類型的遊戲,哪款畫麵更好,哪款操作更加流暢,哪款花錢得到的樂趣更加多,都是能夠直觀感受出來的。
看手遊暢銷榜上的那些大賣遊戲,大多畫麵都很精美,技能都很酷炫,IP都很響亮,很多甚至都是原本大火端遊的移植。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在手遊市場,占據大部分份額的依然是大開發商的緣故。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技術研發實力,有足夠的資本實力,去購買大IP,最製作質量更好的遊戲,吸引更多的玩家。
其次,便是運營,或者,炒作的水平。
所謂遊戲運營,管的不僅僅是遊戲裏開幾個活動的事情,他們有很大一部分工作都花在了遊戲的推廣上。
簡單來講,就是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宣傳,各種APP廣告,各大應用商店買推薦位,乃至於炮製新聞,做軟廣告推廣……來增加遊戲的玩家,促使更多的人在遊戲內消費。
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推廣營銷的成功例子,便是《陰·陽師》。
誠然,《陰·陽師》的遊戲質量確實不錯,題材新穎,畫麵優秀,原畫出色,整個遊戲玩法係統也是照搬了曾經大火過的《魔靈·召喚》的成熟玩法……可以是一款優質遊戲。
但它之所以當初能火到那種程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宣傳策略,炒作策略做的好。
各種充斥著“SSR”,“歐皇”,“非酋”字眼的軟宣傳鋪蓋地,“姐姐,好想舔”,“學醫救不了華國人”,“鳥姐拯救世界”,“肝爆了”各式各樣的遊戲段子紛至遝來,加上各式SPLAY,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二次元人群的目光……
從眾心理一起,玩家人數漸多,《陰·陽師》就成一款現象級的作品,讓養豬場賺的盆滿缽滿。
其次,便是整個遊戲的獨到理念,或者,特質。
但凡大火過的手遊,都是有它獨到的理念特質的,麵向的人群也大不一樣。
比如三款《艦娘》,《崩壞》,《FG》,就明顯是眾化,核心向遊戲,麵向的是喜愛二次元的宅向玩家。
比如手遊版的《龍·八部》,《劍俠·情緣》,《熱血·傳奇》,《夢幻·西遊》麵向的就是這些喜愛這些端遊原網遊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