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聽說吳、蜀聯盟,自知不妙,馬上召集群臣商議,想起兵討伐吳國。侍中辛毗進諫說:“天下剛剛平靜,如果突然起兵,未必成功。不如先讓百姓休養生息,十年後,就能一舉吞並吳、蜀二國,統一天下。”曹丕雄心勃勃,十個月都不能等,更別說是十年了。他立即讓辛毗退下,提升司馬懿為尚書仆射,鎮守許昌。
曹丕有很多親弟弟,自己又有兒子,為何不把大權交給他們,卻叫司馬懿防守許昌呢?說來別有原因。曹丕的弟弟曹彰、曹植同是卞太後所生。因為曹丕喜歡猜忌別人,做魏王時,他就令兩個弟弟前往封地。曹丕的妻子甄氏是一個絕世美女,頭發尤其漂亮,她常常將萬縷青絲挽成雲鬟,稱為靈蛇髻,光彩照人。她本是袁熙的妻子,曹植對她也豔羨不已,隻因曹丕捷足先登,隻得讓給兄長,但心中不免失望,經常口出怨言,曹丕因此更加嫉恨曹植。曹植到達臨淄後,監國灌均奉承曹丕,彈劾曹植。曹丕於是召曹植入朝,想要誅殺他。多虧卞太後從中保護,曹植才大難不死。但曹丕卻逼他在七步之內寫成詩,以兄弟為題,且不準直言。曹植隨口吟誦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此詩,頗為感動,但舊恨未消,於是將曹植貶為安鄉侯。
曹丕的後宮有很多寵妾,除獻帝的兩個女兒外,還有郭、李、陰三個貴人,最受寵愛的是郭氏。郭氏是安平人郭永的女兒,小時候就聰慧機敏,郭永常稱她為女王。郭氏長大以後,美麗妖豔,曹丕將她納為姬妾,格外憐愛。郭氏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善於謀略。曹丕能被立為太子,郭氏功不可沒,所以曹丕對她寵愛有加。曹丕稱帝以後,提升郭氏為貴嬪,本想立她為皇後,隻因甄氏還在,隻好將此事擱置。郭氏想奪取皇後的位置,多次進讒誣告甄氏,曹丕被她迷惑,將甄氏留在鄴中,後來又平白地將甄氏賜死。郭氏沒有孩子,甄氏卻留下一個兒子叫曹叡,曹丕很喜愛他。曹丕冊立郭氏之後,就將曹叡交給郭氏撫養。曹叡生性聰穎,明知母親是被郭皇後害死的,卻從不流露出自己的憤怒,仍殷勤地到郭皇後那裏問安。曹叡十五歲時,曾跟隨曹丕出去打獵。有大小兩頭鹿,曹丕一箭射去,大鹿立即死去,曹丕令曹叡射死小鹿,曹叡淒涼地說:“陛下已經射死母鹿,怎麼忍心再殺死小鹿呢?”曹丕不禁心軟,將弓扔下,返回宮中。不久,曹丕封曹叡為平原王,但始終不肯讓他做太子。曹丕還照例加封曹彰為任城王,曹植為鄣城王,但總不肯深信他們。所以曹丕出去攻打吳國,卻讓司馬懿防守許昌。
曹丕乘坐龍舟,率領大小戰船數千艘,從蔡、潁水路入淮,越過壽春,直抵廣陵。吳國將領徐盛奉命抵禦,故意把戰船藏進港灣。曹丕抵達江北後,遠遠眺望,不見一隻船,不免詫異,一時不敢前進,就在江北停泊一夜。第二天早上,隻見南岸布滿城樓,上麵遍插旗幟,士兵數不勝數。曹丕大吃一驚,感歎道:“魏國雖然有很多騎兵,到這裏也都成了無用之人。”語未說完,忽然刮起大風,白浪滔天,龍舟在水中顛簸不已,險些不能支撐。曹丕急忙改乘小船,倉皇北逃,各戰艦也都拚命逃回。
江南一帶的城樓究竟是從何而來呢?原來,徐盛乘著夜色迷蒙的時候,把船放出,排列在江邊,並把船布置成城池的模樣,士兵都是用蘆葦紮成的,外麵罩著軍衣,隻有旗幟是真的。碰巧秋水高漲,岸邊煙霧彌漫,魏軍看不清楚,嚇得退了回去。諸葛亮聽說吳、魏交戰,料知魏國無暇侵犯蜀國,於是籌備軍餉,準備南征。永昌功曹呂凱、府丞王伉接連上疏,說雍闓勢力強盛,多次侵犯他們。牂牁太守朱褒與越雟夷王高定,相繼叛變,響應雍闓,四處騷擾。諸葛亮於是調集兵馬,辭別後主,領兵南下。成都令馬謖已由諸葛亮提為參軍,諸葛亮出都時,曾對他說:“你應萬事小心,不要誤事。”馬謖答道:“南中的蠻人,自恃處於偏遠的地方,經常叛變,我擔心今天打敗他們,明天他們又叛亂了。如果將他們的種族全部殺死,以絕後患,又太過殘忍,且須長年累月征戰才能成功。我聽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丞相此次南征,最好讓他們心服,才能一勞永逸。”諸葛亮笑道:“你說得很對,我也正有此意。”馬謖把諸葛亮送到數十裏外,諸葛亮才把他遣回,自己率領大軍南去。蠻人一向沒有紀律,怎能打得過官軍?再加上諸葛亮用兵有方,事事占著先機,因此所向披靡,勢如破竹。諸葛亮從越雟進兵,斬雍闓、殺高定,傳令各郡,恩威並施。門下督馬忠,祖籍牂牁,主動請求效力。諸葛亮便調兵給馬忠,令他前去殺敵。才半個月,馬忠便傳來捷報,說朱褒已死,其他叛賊的頭目也全部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