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魏國傳出噩耗,郭太後病亡。鍾會想乘機謀反,假意召集眾將前來致哀。眾將到來後,鍾會突然從懷裏取出一張紙,向眾人宣讀說:“太後有遺詔,讓我們一起討伐司馬昭。”眾將問司馬昭有什麼罪,鍾會拔出佩劍說:“司馬昭謀殺君主,大逆不道。你們如果要助紂為虐,我的劍絕不放過你們!”眾人都很驚愕,勉強答應。鍾會把眾將監禁在一間屋子裏,不準他們私自出去。衛瓘謊稱得病,請求在外麵居住。鍾會因衛瓘手下沒有兵馬,就答應了。然後又與薑維商議起兵,讓薑維為先鋒。薑維一口答應,又擔心眾將心裏不服,就勸鍾會提防。鍾會舉起劍對薑維說:“有這個在,何必擔憂呢?”薑維大喜,前去稟報後主劉禪:“陛下再忍耐幾天,我們就可以重振漢室的社稷了。”哪知漢朝已經一去不複返,才過一夜,便發生了意外。
魏國護軍胡烈也被軟禁在屋內,不過他的兒子胡淵卻在外麵。胡烈假裝派親信到外麵索取食物,趁機囑托親信轉告胡淵,說鍾會已經準備好大坑,要將眾人全部活埋。胡淵聽到此話,大吃一驚,將此事通告各個營寨。一夜之間,全營皆知。到了中午,胡淵擊鼓召集士兵。不一會兒便聚集了一萬人,殺入殿中。鍾會正與薑維坐在內殿密商出兵的事情,驀然聽到殿外有吵鬧聲,鍾會吃驚地問:“莫非有人叛亂?”薑維回答說:“如果有人叛亂,將他打敗就是了!”話未說完,叛兵已經進來。鍾會急忙拔劍出去抵禦,忽然被一箭射中,倒在地上。薑維還想解救鍾會,忽然覺得心口疼痛難忍,於是仰天大呼:“我的計謀不能得逞,難道是天命嗎?”說完,拔劍自殺。亂兵將鍾會殺死,乘勢騷擾全城。
胡烈等人也從屋裏走出,一起行凶,不但薑維的家屬全部遭到屠戮,甚至蜀國的太子劉璿及幾員大將,也均被殺害。蜀國百姓更是死亡無數,道路上滿是屍體。多虧衛瓘出來鎮壓,魏兵才安定下來。鄧艾的舊部騎馬去追鄧艾,將鄧艾父子從檻車中放出,仍舊趕往成都。快到綿竹時,見有一隊人馬到來,鄧艾仔細一看,先驅是部將田續,立即策馬相迎。田續忽然手起刀落,將鄧艾砍落馬下。鄧艾的兒子鄧忠上前解救父親,也被田續順手殺死。
原來,田續在陰平時,曾被鄧艾叱罵,從此心懷怨恨。此次他受衛瓘派遣,來殺害鄧艾父子,免得鄧艾回到蜀地報仇。田續說是奉命誅殺逆賊,鄧艾的部下無人敢反抗,田續拿著人頭回去複命。不久,賈充進入蜀國,將後主劉禪遷到洛陽。蜀國隻有秘書令郤正及殿中督張通,跟隨劉禪北去。司馬昭已經帶著魏帝回到洛陽。劉禪到洛陽後,被封為安樂公。司馬昭邀請劉禪一同宴飲,並下令彈奏蜀國的樂曲,郤正等人都很傷感,劉禪卻嬉笑自若。司馬昭對賈充說:“此人沒有心機,就算諸葛亮在世,也難以保護他,何況是一個薑維呢?”然後,司馬昭問劉禪:“你思念蜀國嗎?”劉禪答道:“在這裏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劉禪辭別司馬昭後,回到府第,郤正對他說:“主公這次失言了。倘若他日司馬昭再問你,你應該哭著回答,說先人的墳墓遠在蜀中,怎能不想念呢?”劉禪點頭,說已經記住了。後來,司馬昭果然再次問起此事,劉禪就用郤正的話回答,隻是苦於沒有眼淚,就閉著眼睛假裝很痛苦。司馬昭忽然問道:“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呢?”劉禪睜開眼睛,吃驚地說:“你真是料事如神!”司馬昭不禁失聲大笑,左右也都偷笑不已。劉禪惘然告退,但此舉也使得他得以安享餘生。劉禪到晉泰始七年才病終,活了六十五歲。
孫休繼位六年,因蜀國派人告急,曾命大將軍丁奉到壽春,偏將丁封、孫異到淝中,聲援蜀國。後來聽說蜀國投降魏國,就令各軍退回,隻是心中很擔憂,以至一病不起。臨終前,他召丞相濮陽興入宮,想囑咐後事,隻可惜已經不能說話,隻是握住濮陽興的手,讓太子孫(雨單)出來拜見他,算是托孤。當晚,孫休病逝。濮陽興與左將軍張布商議,說蜀國剛剛滅亡,太子劉(雨單)年幼,恐怕難以保全國家,不如迎立烏程侯孫皓。張布也讚成,入宮稟告朱皇後。朱皇後不過是女流之輩,哭著說:“我一個寡婦,怎麼能決定這麼大的事情呢?你們看著辦吧。”濮陽興等人便迎接孫皓繼位,改元元興。然後為孫休發喪,把他葬於定陸,追諡孫休為景皇帝。
孫皓是孫休的侄子,繼位以後,照例應尊皇後朱氏為太後,且群臣已將太後的璽印送入宮中。可孫皓竟派人將璽印奪回,隻稱朱氏為景皇後。追尊父親孫和為文皇帝,母親何姬為太後,封孫休的兒子孫(雨單)為豫章王,並讓他立即前往封地,此後,又立妃子滕氏為皇後。滕皇後是已故衛將軍滕胤族人的女兒,父親名叫滕牧,被封為高密侯,官至衛將軍。孫皓開始倒還有些賢明,後來荒淫無道,整日沉湎於酒色。丞相濮陽興與將軍張布心中後悔,輪流勸諫。孫皓認為他們有意誹謗,將二人殺死。不久,又逼死景皇後與她的兩個兒子。
魏國大將軍司馬昭平定蜀國有功,受封為相國晉公。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空荀<(山己)頁>,又請求加封司馬昭為晉王,司馬昭毫不推辭。一群趨炎附勢的大臣,將禪讓的典禮爭先呈入。司馬昭因東吳尚在,隻命長子司馬炎為副相國。百官又乘機奉承,上疏請求提升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過了一年,也就是魏國曹奐鹹熙二年,司馬昭立司馬炎為世子,後來又封司馬炎為太子。不久,司馬昭去世,司馬炎為相國晉王,升司徒何曾為晉丞相,令驃騎將軍司馬望為晉司徒。曹奐名為皇帝,早已如傀儡一般,左右侍臣無一不是司馬氏的爪牙。曹奐在位六年,還是司馬昭不肯接受禪讓,才得以苟且偷安。司馬炎繼承父親的爵位後,不肯再等,急著要做皇帝。那年秋季,襄武縣上報說有巨人出現,身高三丈多,腳長三尺二寸,拄著拐杖叫道:“國運將改,天下從此太平!”說完就不見了。何曾等人於是勸司馬炎登位。司馬炎假意推辭,可朝臣已經逼迫曹奐在南郊修築禪壇,定於鹹熙二年十二月壬戌日禪位。
轉眼到了禪位的這一天,百官都到晉王府請求司馬炎接受禪讓,司馬炎穿著天子的衣服,乘輦出來。群臣把他擁到南郊。司馬炎下車登壇,早有黃門官捧著皇帝的禦璽,恭敬地獻上。禮畢回朝,司馬炎在禦殿接受朝賀,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把曹奐廢為陳留王,命他遷居金墉城,曹奐含淚離去。太傅司馬孚與他拜別,痛哭流涕。不久,朝廷又把曹奐遷到鄴城。曹奐在晉太安元年壽終,追諡為元皇帝。曹芳由齊王降封為邵陵公,死時追諡為厲。其他的曹氏各王也都被降為侯。魏國換了五代君主,經曆了四十六年。東吳到太康元年才被晉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