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這你也信?隻不過是為了自己之前犯下的罪行尋找理由而已——這家夥多壞你不知道,連親人都殺——好吧,對於你們卓爾來說這可能還不算罪孽。”
秦玉稍稍強化了一下張無忌的罪孽,反正紮克.納梵聽不懂。
“不,如果是為了建立一支軍隊、擊敗一個國家,對於任何種族來說犧牲幾個親人都不算罪孽,即便你們地表人類的曆史裏,為了建立帝國殺的親人也不比卓爾背後捅的刀子少,”
紮克.納梵想了一下:
“你們的人皇伊蘭迪爾就曾經在奪儲的時候,消滅了自己三個兄弟、兩個叔父,以唯一繼承人的身份成為了當時人類帝國的皇帝。”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紮克.納梵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話卻讓秦玉產生了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誠然,對於那些殺伐決斷、征戰天下的梟雄來說,殺戮骨肉都不算什麼,更何況屠了幾個師門長輩呢?
張無忌的所謂胸懷天下並不是說說,從外麵五行旗的行伍之風已經可以看出,張無忌率領的不是一個明教,而是一支軍隊!!!
也就是說張無忌現在這一套從武林人士的角度來看誠然不夠道義,然而從一個放眼天下、問鼎皇權的梟雄角度,這是無可厚非的,蒙古王朝視武林人士為眼中釘不是他們反抗的多厲害,而是因為這些武林人士的存在就是王權集中進程中最不穩定的因素!!!
怪不得張無忌殘忍地屠了光明頂上六大派的所有主力、怪不得張無忌又瘋狂地消滅了汝陽王府的特種部隊、怪不得張無忌帶出了一支軍令嚴明的五行旗!!!
屠戮六大派,消除的是不穩定的武林人士因素,這一屠讓中原武林元氣大傷、誠然降低了對蒙古王朝的反抗——事實上當時的中原武林對待蒙古王朝並不夠果決,甚至經常會出現虛與委蛇、乃至狼狽為奸的情況,因此這一屠更大的意義是為張無忌勢力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原著中張無忌最後把明教丟的一幹二淨,正是因為無法管束那些武林人士、才被朱元璋撿了便宜,隻是這手段的確略顯殘忍——從武林人士的角度來說;
而消滅蒙古勢力則不啻於對蒙古王朝宣戰了,兵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戰則需師出有名,張無忌對蒙古王朝的特種部隊施以辣手則是最好的戰書,
在這個蒙古王朝占據絕對優勢的天下,像劉皇叔那樣躲在院子裏種白菜、挨揍就跑的韜光養晦是不行的,昭告天下、劍指蒙古才是引起廣大苦難民眾共鳴的最好方式,這其實也說明,張無忌此刻的重心絕不是中原武林,而是比中原武林更廣博的群眾基礎!!!
最後則是那支原本就戰鬥力強悍、現在更是在張無忌的調教下猶如鐵軍的五行旗了,張無忌現在不光是一個高手、更是一個統帥,這才是如今這個明教教主的本質!!!
至於這場所謂“先誅少林再滅武當”的比鬥,張無忌要的是什麼?
已經很明顯,從張無忌直接和兩大高端勢力——中原武林六大派以及蒙古王朝決裂就可以看出,張無忌是在走群眾路線,所謂擊敗張三豐成為武林至尊,搖得就是徹底鎮服那些小門小派,
——這也是中原武林真正的主體!!!
要知道單憑擊敗張真人是沒法讓少林、昆侖、崆峒這些大派折腰的,因此張無忌才會放棄了六大派這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勢力,真正地號令天下、號令那些掙紮在底層、但卻構成了武林基礎的小勢力和平民百姓才是張無忌的著眼點!!!
之前秦玉還為張無忌這樣一個絕世奇才做出殺害師門長輩這種看似不智行為感到詫異,現在秦玉明白了,這已經不是一個武林的事,而是一個天下!!!這個張無忌,了不得!!!
也就是紮克.納梵這個卓爾精靈能這麼從容地麵對所謂的慘案、所謂的背叛,甚至連秦玉這個徹頭徹尾的旁觀者都沒法看清這裏的深意,
一個全新的、不可思議的張無忌,如果說之前這一世的張無忌隻是彌補了原著張無忌的性格特點的話,那麼現在秦玉可以毫不猶豫地確定,這一世的張無忌甚至連野心、這個金派小說主角一貫缺少的東西都給拿了回來!!!
想到這秦玉忽然有些新的想法,之前設計的一切有關“田忌賽馬”的思路已經被徹底推翻,這場比鬥該怎麼打,現在已經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