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知識分子的清貧是無法靠國家的重視在短時間內根本解決的。中國太大,社會問題很多,經濟還不富裕,不可能拿出很多的錢來改善知識分子的待遇,盡管國家在這幾年為此盡了很大努力。但是,知識分子是社會的一部分,清貧的生活無法維持知識分子已經失去平衡的心態,正是因為“窮”,多數知識分子才不得不加入月光下的追求者隊伍中,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賺取一份靠國家無法滿足的職業外收入,以彌補生活和科研經費的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說,清貧是知識分子創業致富的原動力。作為知識分子,要敢於向“窮”字挑戰,當你想到自己生活清貧而無法實現自己某些方麵的願望時,你應當嚐試著找點活幹。掙了錢當然是好事,你將不再為清貧而發愁。掙不了錢也無所謂,反正你也沒有失去什麼,還照拿著你本職工作應得的一份工資。
由於收入低,生活清貧,一些知識分子往往擔心創業沒有啟動資金,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道理的。仔細想想,你的手中就擁有一大筆比資金更值錢的財富,那就是你掌握的知識,這是工人、農民等其他社會階層所不具備的。特別是你經過數年的潛心鑽研,已經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甚至成了某一方麵的專家。你對知識的運用是那樣地駕輕就熟,如果將你手中的知識運用於創業,那將為你創造出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筆者認識一家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由於單位科研經費長年不足,遇到有錢的課題大家都去明爭暗幔?
得彼此間很不開心。由於科研任務不飽滿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位高級工程師無所事事,大有一種懷才不遇的失落感。後來,他被迫加入下海的大潮中,手中閑置的知識一下子活了起來。據了解,他現在擔任一家鄉鎮企業的顧問,為鄉鎮企業開發研製了大量新產品,不僅使這家鄉鎮企業占領了一定市場,充滿了活力,而且他本人也得到了比較高的報酬。他覺得“現在心裏很充實”。一位在某畫報社當高級編輯的知識分子,利用自己廣告設計的專長,到一家影視廣告公司業餘兼職,不僅為這家廣告公司設計了大量高水平的廣告,而且每月職業外收入上千元。還有一位合資食品公司的技術員,同時在三四個單位兼職。他曾自豪地說:“不瞞你說,別看我在幾個單位兼職,平時我照常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廠裏的科研任務,但工休日和晚上我都去幫人家搞點飲料。現在我每月的外部收入是本職工作收入的3倍還多。”
毫無疑問,知識作為一種財富,其價值是無法用數字估量的。恰如其分地運用手中的知識,是知識分子賺取職業外收入而發家致富的重要保證。因此,作為知識分子,當你怦然心動,決定放下架子,“下海”遊泳時,你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運用你的知識,把你手中擁有的知識變成你所從事創業的依托。這會給你帶來很大的益處:
(1)使你保持應有的自尊毋庸諱言,中國知識分子最愛麵子,最不容易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很難設想,一個大學教授會大搖大擺地到“跳蚤市場”上去大聲叫賣而臉不變色心不跳,也很難設想一個高級研究員願意利用下班時間去拉人力車而心安理得。但是,如果你所從事的職業是對你所擁有的知識的應用,你就會從中得到一種比拿到職業外收入更快樂的滿足,你會覺得自己的職業外活動很高雅,不失麵子,從而有一種自我尊嚴感。特別是你的知識運用於生產實踐,為社會創造了一定的物質財富時,你會受到社會和他人的尊重,享受到受人尊重的快樂。尤其是那些在視效益為生命的鄉鎮企業兼職的知識分子,往往被看成是企業的“神”而被奉為上賓,這與那種靠賣力氣而賺取職業外收入的人們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2)使你更容易出成果利用你的知識創業實際上是為你的研究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試驗基地,你可以把你在課堂上和研究室裏產生的許許多多的新想法,拿到鄉鎮企業的車間裏甚至農民的田野裏去實驗。成功了,不僅可以為你所服務的工廠、企業帶來效益,而且會豐富你的叮鼓閽誑蒲兄腥〉靡庀氬壞降鬧匾曬*?
(3)使你獲取巨大財富對科學技術的高度重視,使知識分子成為百萬富翁再不是夢想。其中的道理十分簡單。一個工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藝在8小時之外去開修車攤、理發攤或飲食攤,這也叫創業,但收入是有限的,其風吹日曬之苦就更不必說了。而這些職業對那些沒有任何手藝的工人來說還難以做到,他們隻能利用業餘時間蹬著三輪車到火車站去拉客人。白天在廠裏幹了8小時,晚上又去賣大力,辛苦自不必言,收入也很有限,充其量就是二三十元錢。靠這些小本生意和力氣活,可以使日子過得更富一些,但要想發大財卻並不十分容易。但是知識分子卻不同。假如你擁有為社會所急需的專業知識,隻要你付出一定的勞動,將你的知識轉化為新產品,給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你就會從中得到比工資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報酬,你將會以其他社會階層更快的速度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