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使生意興隆,必須信息靈通,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特別是現代市場越來越廣闊,投資要獲得成功,就必須及時地、準確地了解市場信息。科技更新換代加快,人們的消費心理、消費需求也不斷變化,這些變化情報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的外部環境在迅速變化,企業外部的政治經濟環境、技術環境、人文環境、國際環境等的變化是相互影響的。這些影響必然會涉及投資的回收。例如,我國人發出口曾供不應求,一枝獨秀,每年可創彙幾千萬美元。但隨著化纖工業的發展,日本用尼龍絲為原料製成的假發與真人發一模一樣,質量好,成本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便將我國的生意擠出世界市場,而我們還蒙在鼓裏。可見信息的重要性。
不少投資者會發現:有用的信息不多,無用的資料一大堆,不知如何才能發揮信息的作用。信息的真正效用在於它的使用價值,不能很好地發揮信息的作用,信息的收集是勞而無功的。
隻有全麵分析上述各種要素,才能了解自身的情況,從而在投資選項中量力而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選項應有適當的規模
投資規模決定了投資者對選定的產品的投資數量及其生產技術水平。製約投資規模的因素主要為:
①社會對這種產品的需求總量,以及市場的競爭狀況;②該產品的技術特點和所在行業的特點;③該產品在企業全部產品中的地位及對企業發展的影響;④企業的能量級,主要是指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企業素質、企業籌集和調配資源的能力。
在上述因素中,前三個因素規定了產品投資應該達到的規模,後一個因素則決定了企業能夠達到的投資規模,在四因素結合的最佳點上,就是投資者對產品投資的最優規模。
為了使投資者在決策時能夠更好地選擇戰略方針,我們將投資的戰略歸納為如下幾類,下麵分別進行介紹。
(1)發展型投資發展型投資戰略是投資者在現有水平上向更高一級邁進的戰略,也是投資者廣泛推行的戰略,在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這一戰略普遍收到良好的效果。
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如果試圖同時在兩個基礎上實行多角化的投資戰略,那麼這個企業必將遇到極大的困難,這是由於這兩個基礎要求有不同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不同的投資戰略,它們麵臨的問題也不同,一些發達國家企業的實踐已證明了這一點。
(2)穩定型投資穩定型投資戰略適用於穩定或下降行業中的企業。這些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無法繼續擴大,企業產品在質量、性能、形式上已沒有什麼改變的餘地,供需達到一定的平衡,這時的企業隻有防禦之功而無進取之力,繼續投入資源已經意義不大。因此,這種戰略的特點是,在投資方向上不再將老產品作為重點,不再追加設備投資。而是努力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不再擴大現有企業規模,但盡可能地保持市場占有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企業現金流量,以盡可能多地獲取現有產品的利潤,積聚資金為將來的發展作準備。因此,企業除了對維持現有產品所必需的一些項目進行小規模投資外,還可能進行一些企業現有產品之外的“短、平、快”項目的投資。
穩定型投資戰略實際上是產品轉向的一個過渡階段。其過渡時間的長短,取決於老產品的壽命周期和轉入新產品的難易程度。企業推行這一戰略的要點是,投資決策者要切實把握企業的優劣勢,選準新的產品為投資對象。
(3)退卻型投資這一戰略多用於經濟不景氣、資源緊張,企業內部存在著重大問題,產品滯銷,財務狀況惡化,政府對某種產品開始限製以及企業規模不當,無法占領一個有利的經營角等情況,其實施的對象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事業部、生產線或一些特定的產品、工藝。這種投資戰略的特點是,從現經營領域中抽出投資,減少產量,削減研究和銷售人員。這種戰略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完全退卻的投資戰略,當企業受到全麵威脅,即將破產時,將全部資產清算出賣以收回資金,償還債務;二是部分退卻的投資戰略,在企業受到嚴重威脅時,為了生存,企業將部分非關鍵產品或技術出賣,或者委托別人管理,放棄在某一領域的努力,緊縮經營規模,轉產經營別的產品或與其它企業部門合並。
上述幾種投資模式是投資者在選項時應完全考慮的內容,這樣才能選擇適當的投資規模,量力而行。
三、步驟三:籌集開業資金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投資創業也是一樣。充裕的資金是投資創業的物質基礎。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資金。集資,是投資者運營資金的預演,也是決定創業規模的重要因素。
1.籌資的幾種方法
進行投資創業一定要有適度的資金,如果沒有資金,則隻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創業時應籌集到一定的資金,在現實中常用的方法有:
(1)自行儲蓄金錢帶來安全感,錢包裏鈔票充足,做任何事情都會感到踏實。同樣,銀行裏有儲蓄,也會帶來安全感,而且創業的第一步,往往由儲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