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團隊的戰鬥力的一個方麵,是提高團隊的進取心。正如新的挑戰可以激發員工的進取心一樣,完成任務或解決難題的責任感同樣可以激發團隊的進取心。團隊成員彼此合作,結成一個戰鬥的集體以迎接任何挑戰。他們把挑戰看作隨時都會出現的情況,因此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團隊的進取精神不僅能夠激勵團隊成員,而且能夠創造財富。讓員工在工作中擁有充分的自主權,這樣才能很好地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為了迅速打入個人電腦市場,IBM公司特地組建了一支由12名開發人員組成的“IBM個人電腦研製團隊”。該團隊擁有特殊權力,為了完成研製工作,可以打破常規,另辟蹊徑。這一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全體成員的積極性。結果,該團隊終於為IBM公司研製出新型商用個人電腦。直到今天,該產品已成為大多數個人電腦的樣板。
提高團隊戰鬥力的另一方麵,是培養團隊的創造力。團隊的創造力要依賴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但管理隊伍需要實施一些努力,進行引導與推動。
火箭上天,需要助推器。團隊工作也需要時常給予推動。其實隻要把眼光放長遠些,計劃做得周密些,就可以達到目的。實踐證明,值得為此付出努力。僅僅改變一下團隊原有的工作環境,或是嚐試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主管人員置身於外,由團隊成員自己處理棘手的問題,常常能夠調動起他們更大的工作熱情,使他們迸發出巨大的活力。
提高團隊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建立嚴格的團隊紀律。嚴格的紀律可以約束團隊行為,使之向一個確定的方向努力。保證團隊的整體行為具有戰鬥力,英特爾公司的經驗是值得借鑒的。
英特爾從創立開始就非常強調紀律,處處都有清楚的規定。每天早上的上班製度,就是最好的例證。在英特爾,每天上班時間從早上8點整開始,8點零5分以後才報到的同事,就要簽名,背負遲到的罪名。即使你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半夜,隔天上班時間仍是上午8點。這和70年代個人享樂主義淩駕一切的美國,有些背道而馳,可是卻延續至今,始終如一。
準時上班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確保每件事能夠準時開始,像公司會議、報告、專案進度,以及最重要的“交貨時間”。英特爾特別重視團隊合作,任何一個人不守時都會影響團隊中其他成員,對公司資源造成浪費,因此準時成為紀律要求的第一條規範。
葛洛夫是英特爾推動紀律管理的最大功臣,他本人嚴守紀律的個性,也經常博得別人的讚揚。我曾經和他搭檔打網球長達數年之久,每次約定時間練球,他從來不曾遲到。僅從網球場上就可以看出,除了準時之外,他的耐力與意誌力也令人震驚,一旦決定要做什麼,他必然會排除萬難全力以赴,不看到最後的成果決不罷休。
葛洛夫嚴格強悍的作風,讓整個公司管理紀律分明,從製造、工程、財務,甚至行銷部門,每件事情都有清楚的規範,甚至連公司留言都分為AR、BI、II等不同等級,人人都依此標準而行。
除了準時以外,“人人平等、事事從簡”是摩爾與葛洛夫在內部管理上的共識,這也是英特爾的一大特色,任何事情不會因職位不同而有差別待遇。像前麵所提到的遲到簽名製度,即使是高級主管也得照辦。有一次,上班從不遲到的葛洛夫極為難得地破例遲到,他同樣也在上麵簽名,一點也沒有搞特殊。他還在上頭加注:“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自我揶揄一番。
還有一項很能表現英特爾平等精神的,就是辦公室內隻有隔間,完全沒有私人辦公室,每人同樣都隻分配到小小的辦公室空間,停車場也不會為任何人保留停車位,完全是隨到隨停,即使是葛洛夫,每天也得為找停車位而四處打轉。
有一次,有位專欄作家在參觀了公司之後,很不客氣地問:“葛洛夫先生,貴公司在管理上強調一切平等主義,是否會過於虛偽呢?”葛洛夫很誠懇地回答:“這並非虛偽,而是我們的生存之道。”由於英特爾身處高科技產業中,每天必須結合各種技術精英與經理人員,共同製訂決策。我們的“技術精英”經常是實際在做研究的年輕人,擁有最新的技術;“經理人員”則脫離研究工作,了解趨勢,並具備管理經驗。平等促進意見交流,顯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平等的觀念及其作法,也是英特爾必須堅持的一項鐵的紀律。另一方麵,事實也已經證明:英特爾的紀律對於其團隊的戰鬥力是有著不容置疑的深遠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