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零售管理概論 (2)
人們可以看到,在屈臣氏的店鋪裏,有一些本質上的不同:其一,一些洗麵奶及個人護理用品價格很便宜,可一些白領進屈臣氏店消費並不認為身份掉架;其二,即使不是節假日,一些衣著時髦、談吐不俗、喜歡新奇的年輕女性經常光顧這裏,她們將這裏變成了自己的棲息地和時尚橋頭堡。她們常年將自己的消費鎖定在屈臣氏的原因是:不僅貨真價實,而且絲毫不覺得掉價兒。
屈臣氏“貨真”到什麼程度?2005年,屈臣氏斥資55億港幣收購了法國最大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使得它的一係列大手筆並購達到了頂峰。正是依靠連續不斷的收購,屈臣氏的產品組合與世界一流產品實現了零距離。僅僅是今年下半年,屈臣氏再行並購的準備金就高達65.83億港幣。
2.拉低價位:和顧客套磁
屈臣氏的顧客定位為18歲至40歲的女性,特別是18歲至35歲的時尚女性。對於這些月收入比較高的顧客,屈臣氏並沒有在高舉高打中令其就範,而是主動降低門檻,目的有三:一是要獲得足夠的客源,二是要維持她們終身購買,三是鼓勵她們購買時多多益善。
“我敢保證我低價”的標語就懸掛在屈臣氏的店鋪裏,這一直白的訴求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平均每周大約可以吸引150萬顧客前來消費。
3.體驗營銷:將購買進行到底
屈臣氏始終強調三大經營理念:
其一,藥品及保健品始終保留著開店以來所形成的特色,倡導“健康”。
其二,美容美發及護理用品所占比重最大,種類也最繁多,訴求“美態”概念。
其三,以獨有的趣味公仔及糖果精品傳遞“樂觀”的生活態度。
健康、美態和樂觀,這三大理念應該說是抽象的、不具操作性和空泛的。但是,如果將品牌理念深深“植入”到產品、服務、環境中,營造出“屈臣氏式體驗”的氛圍,顧客的反應就會立刻積極起來。
(案例節選自《李嘉誠是如何管理屈臣氏的?》 世界經理人 )
思考題:
1.屈臣氏為什麼要拉低價位?
2.屈臣氏拉低價位之後怎麼讓顧客覺得不掉價?
問題1:零售企業管理的任務是什麼?
零售企業直接為消費者服務,商品一經售出,即離開流通領域,商品價值也就隨著商品使用價值的消費而消失。零售企業通過經營活動,解決群眾生活需要。零售企業的基本任務包括下麵幾方麵:
一、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零售業的核心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零售企業隻有隻有組織好商品供應、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在企業盈利的同時服務於社會。
二、加速商品流通,促進工農業發展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道理越來越被人們接受,農、工、商隻有按比例協調地發展,社會的經濟才能得到合理的發展。工、農業生產的商品,要通過商業網點轉到消費者手裏,才能換回貨幣資金;有了貨幣資金,工、農業生產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一個好的零售企業,要注意從與顧客的接觸中收集需求信息,及時向生產廠商進行反饋,促進雙方的共贏發展。
三、嚴格按質論價,體現按勞付酬的原則
消費者從零售店裏買到與貨幣收入相適應的消費品,按勞付酬的原則才能在零售店的購買行為上真正實現。如果零售企業的商品價格高或質量低,用同樣的貨幣買不到原來一定數量(同等質量)的商品,就意味著減少勞動者的貨幣收入。商場的經營,決定和體現出勞動者的第二次按勞分配原則。
四、開源節流,多為國家提供積累
商業企業每年給國家提供相當可觀的利潤和稅金。根據我國現行納稅體製,企業所得稅按淨利潤的一定百分比計算,所以“開源”和“節流”都在增加企業利潤的同時為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稅收收入。對社會各方麵的房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