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零售企業籌資管理 (3)
問題1.什麼是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籌集來源地構成及比例關係。合理配置資本結構,能在控製財務風險的情況下,有效降低綜合資本成本,這就是資本結構決策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最佳資本結構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條件下,使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最低,同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決策有兩項標準:
一、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的財富,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因為,財務目標的理念任何時刻都影響著企業的財務行為,資本結構決策也不例外。
二、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
事實上,無論哪一種方法的資本結構決策,都不可避免地麵臨這樣的問題,即在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 融資方式、渠道的選擇是開放的,選擇何種方式,主要取決於企業的財務分析而沒有過多地考慮資本市場的準入問題。似乎資本市場的進入也是開放的,其實並不然。
現實中的企業,不可能總是在要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時調整資本結構。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也同樣麵臨許多資本結構決策的問題。當企業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不可能任何時刻均會在股票與債券之間反複權衡。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資本結構決策將更多地依賴於本身資產活性的激活,因為事實上,企業要進行籌資時,除了因為規模擴張,資金不夠外,主要方麵在於流動資金過多被占用,資產活性不強,其運作能力、變現能力、收益能力不高。因此,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企業資本結構決策時應拓寬決策的方式和渠道。
問題2.資本決策共有哪些方法?
一、初始資本結構決策
企業在實際籌資過程中,對擬定的籌資總額可以采用多種籌資方式來籌措,同時對各種籌資方式的籌資數額可有不同的安排,由此就形成若幹個籌資方案可供抉擇。在個別資本成本率已確定的情況下,綜合資本成本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各種籌資方式的籌資額占擬定籌資總額比重的高低。
二、追加資本結構決策
按照最佳資本結構的要求,選擇追加籌資方案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直接測算比較各備選追加籌資方案的邊際資本成本,從中選擇最優籌資方案;另一種方法是將備選追加籌資方案與原有最優資本結構彙總,測算各追加籌資條件下彙總資本結構的綜合資本成本,比較確定最優追加籌資方案。
例如,某企業現有兩個追加籌資方案可供選擇。有關資料整理後。追加籌資方案的邊際資本成本也要按加權平均法計算。根據表所列資料。兩個追加籌資方案的邊際資本成本計算如下:
兩個追加籌資方案的有關資料
籌資方式 追加籌資方案1 追加籌資方案2
追加籌資額 資本成本(%) 追加籌資額 資本成本(%)
長期借款 50 7.0 60 7.5
優先股 20 13.0 20 13.0
普通股 30 16.0 20 16.0
合計 100
方案1
50/100×7%+20/100×13%+3-/100×16=10。9%
方案2
60/100×7。5%+20/100×13%+20/100×16¥=10.3%
兩個追加籌資方案相比,方案2的邊際資本成本低於方案1,因此,追加籌資方案2優於方案1。
三、 比較公司價值法
是通過計算和比較各種資金結構下公司的市場總價值來確定最佳資金結構的方法。
公司的市場總價值=股票的總價值+債券的價值
一般地,比較公司價值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測算公司價值
根據資本結構理論的有關假設,公司價值實際上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相應地,債券和股票的價值都應按其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2測算公司資本成本率
根據前述假定,在公司的總資本隻包括長期債券和普通股的情況下,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就是長期債券資本成本和普通股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數。
3公司最佳資本結構的測算與判斷
分別測算不同資本結構下的公司價值和綜合資本成本,選擇公司價值最大、綜合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作為企業最優的資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