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企業利益目標與全麵利益論(1 / 3)

作為企業,一定要追求利益;從經濟學角度講就是要追求利潤。這幾乎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常識。但如要進一步問一下:企業為什麼一定要追求利潤,其中有哪些決定因素和誘發因素;作為和諧企業的目標,又該如何追求利潤;企業追求的利潤目標能否用指標體係來表述;當前,企業在追求利益目標中可分為幾種類型,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作全麵係統研究的論著還不多,而這些問題構成了本章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企業利益論的基本概念與由來

(一)企業與企業的演變

1.企業的含義企業的基本概念是: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以及一定數量的資本、設施和從業人員,實施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並享有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獨立法人。

企業的社會經濟性質,是由生產關係的性質,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製的性質所決定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企業由資本家創辦,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由資本家占有和支配,這就稱為資本主義企業。隨著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時期進入壟斷階段,出現了壟斷性企業。壟斷企業與非壟斷企業之間再沒有什麼自由競爭可言了。

第一章企業利益目標與全麵利益論企業利益論市場經濟在其數百年的孕育和發展過程中,至19世紀,逐步形成了三種基本的企業製度,即個人業主製企業、合夥製企業和公司(法人)製企業。個人業主製企業,亦即個體企業。這種企業由業主個人出資興辦,由業主直接經營,業主享有企業的全部經營所得,同時對企業的債務負有全部責任。合夥製企業,是指由兩個以上的個人聯合投資、共同經營的企業。合夥人分享企業所得,也共同承擔企業虧損責任。公司製企業,分為無限責任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大類。所謂無限責任公司,其基礎實際上是一種合夥製,隻不過采用公司製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在英美稱為封閉公司或私人公司。它是由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行為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另一種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在英美稱為公開公司或公眾公司。它是指注冊資本、股東人數等達到法定要求,股東認購一定數額的股份後,餘下股票或定向募集,或向社會公開募集。

虛擬企業是20世紀末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新形式,引起學者注意並進行專門研究是20世紀90年代後的事。虛擬企業與實體企業不同。它沒有固定場所、固定產品、固定資本、固定規模,一切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隨機性大,流動性也大。組建一個虛擬企業,要求參與方有明確的組建目標和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參與方不改變原來的法人屬性,也不改變原來的生產與經營,完全是另組一個新的“企業”。虛擬企業的組合方式,主要有外包加工、組建作業中心、關鍵資源的整合和虛擬銷售網絡等形式。

2.中國“企業”的變化根據企業的定義或者說本質特征,中國的國有經濟單位,要在黨的十四大以後,才開始逐漸成為真正的企業。在這之前,特別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時期,僅是名義上的企業而已。但為了敘述方便,也把它放在企業的層次上來研究。

從建國後到1976年,是中國企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由於市場經濟的變化,又可分為兩個時期。1949—1956年,中國存在著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等五種經濟成分,相應地就存在著五種不同所有製企業,即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公私合營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企業。除國有企業外,其他四類企業雖然在商品價格、原材料采購、銷售形式等方麵要受國家一定的計劃支配,但在其他方麵基本上是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的。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後,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計劃經濟範圍不斷擴大,市場經濟範圍相應地不斷縮小。到1966年進入“文革”以後,基本上是計劃經濟一統天下,國有經濟主宰一切,私營經濟不再存在,個體經濟僅留了一點“老弱殘兵”。這時的“企業”實際上已隻有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了。它們失去了企業應有的一切本質特征,成了各級行政機關的附屬物。

從1976年“文革”結束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是中國企業的第二階段。從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來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時期。鄉鎮企業飛速發展,個體企業蒸蒸日上,私營企業開始起步。第二時期,從黨的十二大到黨的十三大,是公有製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時期。鄉鎮企業、個體企業進一步得到發展,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也跟著飛速發展起來。第三時期,從黨的十三大到黨的十四大。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在理論高度上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地位,明確了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一目標確立之後,個體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得以蓬勃發展;國有企業,除了國家需要直接控製的以外,其他都被要求進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體製。

1992年之後,中國企業就進入第三階段,即市場經濟階段。

(二)企業利益的多角度從企業利益來看,主要表現為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1)企業的經濟利益。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企業生產經營所爭取的一切,也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首先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計算企業經濟利益的方法很多,最根本的計算原理是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關係:投入>產出=負利益,投入=產出=零利益,投入<產出=正利益。

按生產經營的具體要求劃分,企業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麵:①從實體上看,分為個別產品的經濟利益、中間產品的經濟利益和最終產品的經濟利益。②從生產過程上看,分為準備領域、生產領域、銷售領域。哪個領域的投入小於產出,那個領域就獲得了經濟利益。③從企業整體上看,主要分析四大狀況:財務效益狀況、資產運行狀況、償債能力狀況和發展能力狀況。④從時間上看,分為企業的近期經濟利益、中期經濟利益和長期經濟利益。⑤從法律上看,分為合法經濟利益和非法經濟利益。企業要爭取的應當是合法的經濟利益。

(2)企業的政治利益。從古今中外的曆史來看,政治利益的形成、運行和發展總是與政治權力的取得、分配、轉移和交換相聯係,亦即有了政治權力,就有了一定的政治利益。有了政治利益,在一定條件下又能轉化為經濟利益。這就促使某些企業千方百計地要求走上政治舞台。政治利益的表現形式極為複雜,本書要研究的當然主要是正當的政治利益。

(3)企業的文化利益。這是個外延無比廣泛的概念。它可以表現為教育利益、科學技術利益、文學藝術利益、體育事業利益、新聞出版利益等等。從廣義上說,可以把一切有別於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其他利益統列為文化利益。從當前企業的要求來看,主要是對企業的升級、品牌評選、形象宣傳等方麵的利益最為關切。

(三)企業利益相關者與企業利益論1.“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問世從理論高度對企業利益關係進行的研究,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英等國,從對奉行“股東至上”理念的質疑中逐步發展起來的。由此出發,促使美國許多州在20世紀80年代末,從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修改公司法,從而促進了利益相關者理論與實踐的深化。

從現有的國外文獻來看,最早提出“利益相關者”的概念是在1963年。當時,美國斯坦福研究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從非常狹義的角度考察了利益相關者,給出的定義是:對企業來說存在這樣一些利益群體,如果沒有它們的支持,企業就無法生存。這種劃分方法被稱為“單一標準劃分法”。1984年,弗裏曼(Freeman)在其代表著作“Strategic Management:AStakeholder Approach”中,超出“是否影響企業生存”的狹義範圍,認為利益相關者是“那些能夠影響企業目標實現,或者能夠被企業實現目標的過程影響的任何個人和群體”。該定義大大擴展了利益相關者的內涵,將當地社區、政府部門、環境保護主義者等群體都納入了利益相關者的範疇。

根據國外較有影響的論述,按其劃分標準由簡單到複雜的排列順序,列表如下:以單一標準或多重標準進行的劃分劃分標準分類研究者時間群體是否對企業生存有影響(狹義)利益相關者非利益相關者斯坦福研究院1963影響企業目標或被企業目標影響的個人或群體(廣義)當地社區、政府部門、環境保護主義者、競爭者、恐怖主義者、植被等弗裏曼1984與企業是否存在交易性合同關係契約型利益相關者參與型利益相關者弗裏曼和伊凡等1990目前是否與企業有實質關係現實的利益相關者潛在的利益相關者斯達瑞克1994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承擔的風險種類自願利益相關者非自願利益相關者群體與企業聯係的緊密性首要的利益相關者次要的利益相關者克拉克森1994與企業發生聯係的社會性與緊密性首要的社會性利益相關者次要的社會性利益相關者首要的非社會性利益相關者次要的非社會性利益相關者威勒1998資料來源:蔣伏心、李家俊:“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綜述與啟示”,《經濟學動態》2004年第12期。此後,美國學者米切爾(Mitchell)從企業利益相關者所必需的屬性出發,對可能的利益相關者進行評分,根據分值的高低確定某一個人或者群體是不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以及是哪一類型的利益相關者。他認為企業利益相關者可能具有三個屬性: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要成為一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至少要符合上述一條屬性。安格、米切爾和索尼費爾德根據米切爾建立的上述屬性累積評分方法,將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分為企業股東、企業雇員、顧客、政府機構和社區等五大類。

我國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關注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不過10多年時間,相關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

2.企業利益論的研究對象以企業為主體、以利益為目標、以關係為紐帶,從企業利益目標出發,抓住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等利益關係進行剖析,梳理現狀、揭示矛盾、提出治理的措施,即是本書研究的主要任務。

在對企業利益目標的研究中,不僅要研究企業利益目標的決定因素,而且還要研究影響企業利益目標的誘發因素,積極探索企業利益目標的指標體係構成和當前企業利益目標中的三種類型,即和諧型利益目標、摩擦型利益目標和對立型利益目標,分析它們形成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

在對企業內部利益關係的研究中,把正確處理所有者與經營者、所有者與勞動者、勞動者與勞動者的三大利益關係作為研究的重點,而其中又把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的關係和正確處理勞資關係作為研究的核心內容。這些關係處理好了,不僅能理順企業內部的利益關係,而且有利於處理好外部各方的利益關係。

在對企業與企業的利益關係研究中,把解決不同所有製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作為研究的起點,把解決壟斷企業與非壟斷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作為研究的歸宿,把解決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作為研究的中間環節,力求在這些方麵有所突破。

在對企業與政府的利益關係研究中,將自始至終主攻“職、責”二字。“職”者,怎樣使企業與政府各司其職。“責”者,怎樣使政府真正做到對企業盡心盡責,成為名副其實的責任政府;企業怎樣做到對消費者負責、對職工負責、對客戶負責、對政府和社會負責,成為一個責任企業。

二、企業追求利益目標的決定因素企業追求的利益目標是多元的,既有經濟利益目標,也有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目標,但經濟利益目標是首選。從經濟利益目標來說,決定企業目標的主要有下列三大因素。

(一)資本的本性是內在決定因素“水有源,樹有根”,企業追求經濟利益目標也是有根源的,資本就是它的首要決定因素。貨幣一旦轉化為資本後,它有一個本性,就是要不斷運動,在不斷運動中不斷地創造剩餘價值。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強。所以馬克思說:資本的生命在於運動。生產剩餘價值有兩條主要途徑:一是延長勞動時間,生產絕對剩餘價值;二是降低勞動力價值,生產相對剩餘價值。

延長勞動時間,這是企業獲取絕對剩餘價值最普遍、最方便的做法。據報道,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專家評估組對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係的首批10家試點企業進行了綜合評估,結果表明,這10家企業普遍存在違規加班現象,多數企業員工每天工作超過13個小時,晚上加班4—5個小時,每周工作時數達83—90個小時。按理,企業延長員工工作時間,應當按照相應標準支付高於員工工資的加班費,可是有的企業並未按勞動法規定支付,有的企業雖然實行綜合計算工時製,但總加班時間仍超出法律允許的加班時間上限。

通過降低勞動力價值獲取相對剩餘價值的途徑很多:

(1)少增、不增,甚至降低工資,直接降低勞動力價值。據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連續12年來的6次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初,非公有製企業剛剛起步,當時國有企業還處於強勢地位,國企的工資水平是非公有製企業雇工工資的參照線,為了吸引人才,非公有製企業甚至付出比國企更高的工資。但是,隨著國企形勢的變化,非公企業不再以國企工資為參照線,雇工的工資也就進入低潮,2001年以來,甚至出現絕對下降的現象。

(2)少參加或不參加社會保險,相應降低勞動力價值。據2004年調查,非公企業參加社會保險的比率很低,醫療保險為8%,養老保險為18%,失業保險僅為1%。具體情況。

(3)不改善勞動條件,相對降低勞動力價值。有相當多的企業勞動保護資金投入不足,生產設備簡陋,工藝落後,缺乏必要的防護設施。尤其是采掘業、紡織業、機械加工業、化工業中的一些企業,工作環境惡劣,工人常年在高溫、粉塵、噪聲、有毒、有害的環境中工作,給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二)市場的競爭是外在決定因素市場經濟也稱作競爭經濟,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之一。競爭的規律是優勝劣汰。通過部門內的競爭,使個別企業獲得超額利潤;通過部門間的競爭,使個別企業獲得聯合、兼並的優勢,向生產經營的上下遊發展,把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