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從源頭上保證商品的質量,陳歐選擇買斷代理商的貨物存進倉庫,再以限時售賣的模式賣出,價格是專賣店的5~6折,即便這樣化妝品的毛利率依舊能保持在20%~30%。這種“價格戰”讓團美網很快聚集起一批粉絲。而隨著用戶數量的激增,陳歐不得不調整產品線,由以前的每日一件改為每日多件,幾乎涵蓋高中低檔產品。
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驗,嚐到甜頭的陳歐果斷地關掉了原來的網頁遊戲內置廣告業務,全力轉向化妝品電商業務。這時,陳歐才敢打電話給徐小平,告訴他公司要轉型做電商的事情。出乎他意料的是,徐小平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很高興地對他說:“轉得好,轉得好,就做電子商務!”
陳歐對徐小平的反應更驚訝,他小心翼翼地說:“徐老師您是不是在諷刺我們呀?”
陳歐不知道,徐小平是真的為陳歐這次的轉型感到高興。要知道,在當時,凡客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估值就飆升到4億美元,這一切都讓徐小平特別的羨慕嫉妒恨。陳歐的轉型讓他看到了又一個“凡客”的希望,因此他由衷地感到高興。
當然,陳歐對徐小平的反應感到驚訝也是正常的,因為在陳歐打這通電話前的整整半年時間裏,徐小平都沒給陳歐打電話,不是他不關心陳歐他們的進展,他其實很關心,但他強迫自己忍住了,他好幾次把電話拿起來又放下了。原來,徐小平曾經給一個一年半了毫無音訊的投資項目人打電話,結果,對方告知項目很艱難。通完電話後,徐小平沒有責怪對方,隻是自己覺得很愧疚,覺得不應該給年輕的創業者太多壓力。
為了表示對陳歐轉型的支持,徐小平又給陳歐投資了200萬元。有了徐小平的大力支持,陳歐感到自己更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接下來,陳歐借鑒Zulily(美國一家母嬰用品團購網站)、唯品會的閃購模式,以限時特賣刺激用戶消費,而且降低庫存壓縮成本。與一線品牌合作艱難,他就從二線、三線品牌的獨家代理做起,再殺回馬槍搞定大牌。5個月後,依靠口口相傳,團美已經擁有10多萬的注冊用戶,每天有超過十萬人訪問。2010年9月,團美網正式更名為“聚美優品”,取“聚集美麗,成人之美”之意。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公司的總銷售額突破1.5億元,並在2011年3月16日獲得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從此,陳歐帶領聚美優品開始了狂飆突進的旅程。
“作為男性,為什麼選擇做化妝品網站?”每當接受媒體采訪時,陳歐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陳歐的回答都是:“因為我是水瓶座,做事情不按常理出牌。”其實,陳歐自己總結過他當初做化妝品的三大原因:首先,電子商務在中國正高速發展;其次,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可信的化妝品網站;最後,做這個別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業反倒是自己的機會。用陳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我們不好意思,別人也不好意思,所以更有機會。後來發現,做化妝品團購的全是男人。”
上市不是終點,而是剛剛開始的旅程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JMEI”,開盤報價為27.25美元,較發行價22美元上漲23.86%,市值約38.695億美元。
截止到上市前,在聚美管理會和高管團隊當中,擔任公司董事長兼CEO的陳歐持股40.7%,聯合創始人戴雨森持股6.3%,董事陳科屹持股10.3%,整個高管和董事會團隊持股比例為57.5%。根據開盤價計算,31歲的陳歐身價達到15.75億美元,成為紐交所222年曆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截至2014年7月4日,聚美優品的市值為248.03億元,陳歐的身家達到88.3億元,一躍登上《理財周報》3000家族財富榜的9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