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歐之所以這麼看重投資回報率,是因為他是一個成就感驅動的人。當一件事情沒法給他帶來成就感的時候,他就會喪失動力。而所謂的成就感就是證明自己是對的,是很牛的。所以他基本不會想,這件事會不會失敗,他隻想知道怎麼才能成功。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聚美優品到目前為止很少融資的原因。
陳歐曾說:“我想證明,在電商領域,不用融多少錢也能把它做起來。我能不能隻融1000萬美金就把公司帶上市,而且還能賺錢?這是挑戰,否則就是價格戰、燒錢、融資。其實我在不停地證明自己的路是不一樣的,是獨辟蹊徑的。”
其實,從心理學分析,陳歐追求成就感的另一麵是對認同感的追尋。陳歐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他很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尤其在乎身邊的人是怎麼看他的。當他拿著投資人的錢創辦公司後,就變得特別在乎投資人對他的評價,就像他自己所說的:“比如這個月有虧損了,理論上我可以發財報,但我不敢發。下個月賺回來我再發。我可能是一個不太願意承受失敗的人,對我來講,賺了錢或打平才算成功。虧一個月,我也知道無所謂,下個月能補回來。我很在乎投資人對我是不是百分之百信任和放權,這樣我才能把公司做起來。”
在計算投資回報率上,陳歐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統計方法,他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計算,不相信任何第三方數據報表,但陳歐的這套方法外界永遠不得而知。劉惠璞曾表示:“市場營銷做得怎樣完全看老板,陳歐是‘一個大子兒都不會白花’的人,但聚美每次的廣告投放都能獲得10倍以上的回報,而廣告費用在銷售額的占比微不足道,是其他互聯網企業的1/4或1/5。”
聚美優品的投資回報率之所以高,就是因為陳歐一直采取的是聚焦銷售策略,以及化妝品為主要突破口的核心策略,這種策略最終的結果就是:聚美優品的運營成本在行業內顯得非常低,包括市場費用、履約費用等數據均低於同行業水平。要知道,在同樣的擴張競爭中,大家麵臨的外部環境相差無幾,這時候如果電商公司的毛利率合理,內部運營成本低於行業水平,其投入產出比自然就變成了正向。這正是是聚美優品贏利的核心競爭力,正是憑借這種核心競爭力,聚美優品才成了首個IPO時即主營業務贏利的電商公司,在電商行業大放光彩。
華遠地產上市公司董事長任誌強也十分重視企業的投資回報率,他曾說:“看一個上市公司好不好,要看它給投資者帶來了多少回報,而不是隻看它達到了多大規模。從每股淨回報的指標上看,華遠地產是個很好的公司,應該重重地表揚。我們在外地拿了很多地,雖然當地的房價並沒有北京高,但是利潤並不一定低很多,企業最終還是要為股民賺錢的,不然股民不幹了。”
一直以來,陳歐都不僅關注用戶的心理,也深入地分析了投資者的心理。他清楚地知道,在投資中,往往風險與收益並存,投資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當投資項目有非常大的誘惑力時,你要做的一定是加大力氣對所投資的領域進行全麵的調查研究,包括調查投資項目本身以及鼓動你的投資人。你還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原則,理性地判斷這是否屬於自己熟悉的投資領域、盈利如何等。對於那些不利於自己的項目,要堅決、果斷地拒絕,以免受到誆騙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當然,投資者偶爾也會遇到良好的投資領域。如果某個項目真的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並不是不可以投資,隻是投資者要加強控製自己資金的使用情況,絕不能有半點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