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中國企業之怪狀(11)(1 / 2)

22、不放心、不懂行、不知足

不放心外來經理人的老板曾經也是提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老板。那時節,他全憑滿腔樸素的朋友之情,連起碼的監督機製都不要,結果被心術不正的外來經理人紮紮實實地戲耍了一番,跌了個鼻青眼腫,差點丟了小命。後來,他吃一塹長一智,牢牢地記取了教訓,但不幸的是他長的不是大智而是小智,他從一個極端滑向另一個極端,幹脆不分青紅皂白地將信任之門嚴嚴實實地關上,對外來經理人一概持懷疑態度,因噎廢食。不放心還表現在對下屬的辦事能力、責任心不信任上,總擔心部下不勝任,做不好,要出差錯,對部下的能力不足不是通過加大考核、培訓、優勝劣汰的力度來解決,而是越俎代庖,做自己不該做的事。

不懂行:如果有誰竟當著新興企業老板的麵講他們不懂行,他們一定不服氣:“怎麼講我們不懂行,那真是天大的笑話,自一頭紮進本行業的大門以來,我以連續爬底滾打了十多個春秋,我簡直稱得上是行業的活字典。”誠然,我們完全承認在這些方麵他們是懂行,甚至是非常精明的,他們對產品的製造成本、工藝配方、操作技巧等知道得一清二楚,算起帳來滴水不漏,但我們所講的不懂行卻是另一層意思,指的是新興企業老板無法準確地預測市場走向,不知道什麼是與本企業資源相匹配的戰略目標,不能夠依據事物的客觀規律和天理人性去管理運作企業,一句話他們所懂的隻是自己周圍的幾棵樹,而且是表層的膚淺的感性經驗之談,他們看不見與幾棵樹連在一起的森林,以及森林之外的世界。

不知足:知足的老板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停滯不前,不知足的老板不斷地自我加壓,自我激勵,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一往無前,不知足通常是好事。但如果不知足的前提是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企業,一味地自高自大,自我膨脹,不知道天高地厚或者隻是專門對別人的工作成績不滿意,無論別人盡到努力與否,不知足就成了壞事。

當不放心、不懂行、不知足彙集到一個老板身上,並且在他的周圍還站立著一班貌似忠誠的耳目時,首當其衝的則是一個個滿懷希望而來壯誌淩雲的空降兵。

空降兵一踏進公司大門就會遭遇老板那燦爛笑容後麵的不放心:“你要權嗎?請等一等你現在情況還不熟悉,到時候我會放權給你們;你要獲得履行職責所必須知道的營銷、人事、財務、技術信息嗎?請不用著急,我們有嚴格的管理,該你知道的會讓你知道,不該讓你知道的時候你無須知道;你想把製訂好的計劃付諸實施嗎?過兩天在說,要慎重周密,萬無一失,不能輕舉妄動。”一個不放心使企業與立足不穩,東張西望的空降兵拉開明顯的距離;一個不放心令空降兵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如果空降兵耐不住寂寞,經不住當頭棒喝,憤憤地離開,那老板會一聲歎息:“唉,找人難呀!”貌似忠誠的耳目們也會以事後諸葛亮的口吻來一句:“我早就說過,這些人光有空頭理論,沒用!”

能多少做出點成績,有耐力熬過第一關的空降兵已是百裏挑一,踏破鐵鞋難覓,但不用高興,更為艱巨的考驗正以逸待勞呢?

空降兵作出了成績,而且是貌似忠誠的耳目們無法取得的成績,老板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樂在嘴上:“你們耳目可要向人家空降兵看齊,要抓緊時間學習,迎頭趕上,否則不進則退,最終一定會被淘汰。”

貌似忠誠的耳目們一聽可慌了神,趕緊尋找對策,做事的本事有限,整人的本領無限,接下來便以忠誠的名義向老板進言:“老板,外來空降兵的確能幹,應進一步加大任務指標,對他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一個月完成一千萬不行,起碼得一千五百萬;一季度增長15%不行,起碼也得30%,他畢竟享受了我們的高工資呀!”雖然以企業目前的條件一千五百萬的月度目標和30%的季度增長率根本就是無法達到的大躍進指標,但貌似忠誠的耳目們此話一出,老板還是要堅決同意,堅決支持。因為它正好迎合了三不老板的自私心理,三不老板既不懂得合情合理的指標是多少,又不放心空降兵是否真的使足了勁,是否暗中留一手,怎能不由衷的認為:“還是耳目們貼心,曉得維護我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