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為遠景規劃的先鋒(2)(2 / 3)

李照森作為總經理,失敗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但他沒有退卻。他依然認為當初對產品積壓原因的判斷是正確的。打假努力白費,是力度不夠。於是組織廠裏幾十人,買了專車,配備了步話機,一套人馬在西安城沒黑沒白地打了一年假,有時還動員了市裏政法部門的力量和企業一起打假。錢花了不少,“太陽鍋巴”落山的趨勢仍阻檔不住。1993年竟虧損達700萬元。

廠裏許多職工和幹部泄氣了,認為末日已經來臨。但是李照森沒有灰心,更沒有打退堂鼓。李照森是一個善於對自己的經營進行總結,並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企業家。通過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們發現了一個規律:10月份開始是鍋巴銷售的淡季。他們也認識到把產品積壓的原因歸於假冒偽劣產品的衝擊是錯誤的。

如果換作平常人,一定會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而後悔莫及的。可是李照森就是李照森,他還慶幸自己終於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他下決定一切從頭開始,從穀底起步。他開始尋找新的“亮點”,重新開發新產品。

1994年,太陽集團又選擇了最容易下手的方便麵作為突破的重點,生產了“三高麵”,但又失敗了,淨賠120萬元。

1994年11月,突破重點又轉到嬰兒營養品“助哺寶”。但由於已無錢支付大額廣告費,李照森隻好放棄,隻能認賠。

市場總是要打,李照森又想起了雖日落西山,卻餘威不減的“太陽鍋巴”,他決心重新開張,在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

1995年初,經過新策劃、新包裝,太陽集團決定首先拿出200萬元打開天津鍋巴市場,得手後再開辟上海市場。4月,鍋巴在天津卷土重來,正趕上世乒賽的良機,“太陽鍋巴”又火遍津城。可好景不長,11月份來臨,鍋巴市場又陷人蕭條,李照森隻得又放棄了。

東方不亮西方亮。太陽集團的產品“八珍牛肉甜辣醬”近幾年銷售火熱。李照森多年積累的經驗使他認識到,甜辣醬很有出路,前景看好。

吸收“太陽鍋巴”的教訓,李照森認為“八珍牛肉甜辣醬”名字不合適,最後起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背景,又有民族特點的名字“阿香婆”,這個名字暗示著李照森將要成功,從“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而來。

“阿香婆”一上市就在京津地區市場暢銷起來。到現在“阿香婆”仍攻勢不減,沒吃過“阿香婆”的城市人恐怕不多。1996年1至7月份,太陽集團還虧損690萬元,10月份利潤達1500萬元。

屢敗屢戰的李照森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帶來的壓力,從“太陽鍋巴”到“阿香婆”,他既學會了開拓市場,也學會了運作和駕馭市場。

如果一個人確實失敗了,即他自己認定自己已經失敗了,已經無藥可救了,那繼續討論如何與命運抗爭就毫無意義可言。我們真正要討論的應該是怎樣對待挫折。

首先,挫折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經曆挫折,它就像我們行走在路上,總會碰到一些匆匆趕路的人。既然挫折公平地落在每一個人身上,任何人都要經受挫折,那麼消極地對待挫折,被動地對待挫折無疑是不可取的。不管怎麼樣,挫折總要來臨,我們不妨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正視它,去迎接它。

其次,挫折對於任何一個希望成功的人都是必需的,沒有挫折的磨難就沒有最後的成功。挫折能為我們提供勇氣、教訓以及經曆,我們應當更積極地去擁抱它。挫折之後往往是成功,而且成功是無數次挫折之後才最後來拜訪你的朋友。

卓越的管理者,大多數是從困境與挫折的命運學校中訓練出來的。

一個從小驕奢淫逸的青年,習慣依賴於別人不勞而獲得的青年,從小生活在父母嗬護之下的青年,是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的。

漢克斯年輕時到某大企業應聘部門主管,負責招聘的總經理經過仔細考核,決定聘用他。但提出一個令漢克斯幾乎難以接受的條件:考察三個月。三個月內,他必須到公司的銷售店鋪向顧客介紹產品。漢克斯有些想不通:部門主管怎麼去幹與售貨員同樣的工作?這難道就是我的命運嗎?

經過一番冷靜思考,漢克斯坦然接受了這份工作。然而,他內心中並沒有屈服於這種命運的安排。他決定在這個不起眼的崗位上幹出一番成績。三個月考察期內,漢克斯兢兢業業,從早到晚向顧客推薦產品。在他的努力下,產品銷售量直線上升。六個月以後,公司經理因身體狀況被調離崗位,漢克斯取而代之。一年後,公司董事長投資其他項目,他榮登董事長寶座。

每次回想起這段往事時,漢克斯都感慨地說:“當時我表麵上屈服於命運,但實際上從來沒有一刻停止過與命運的抗爭……命運終於被我踩在腳下。”

還有一位卓越的女性領導者,在創業之初也遭遇過挫折,走了很多彎路。她的名字叫瑪琳?卡。丈夫年輕時因病去逝,為她留下一筆數額巨大的醫藥費。瑪琳?卡將所有的債務還清時,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她並沒有認為一生會這樣結束,她覺得自己精力充沛,還可以幹一番事業。於是,瑪琳?卡借來1萬元錢,辦起瑪琳?卡化妝品公司。兩個兒子為了幫助母親改變命運,哥哥毅然辭去月薪650美元的工作,弟弟辭去月薪750美元的職位,加入到母親創辦的公司中,寧願每月隻領300多元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