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為遠景規劃的先鋒(3)(1 / 3)

在公司的第一次訓話中,井植幾男也曾經說過:“今天,我們的三洋電機公司就要創業了,我們的總人數隻有20人,可是我們的前景卻像大洋那樣寬廣。在這裏所製造的腳踏車自動發電燈,不久的將來可以賣出200萬個。不!現在世界人口有27億,其中使用腳踏車的大約有10億人口,這10億人的一半,也就是5億人,我們來讓他們使用本公司出產的燈吧!”

顯然,三洋公司能夠迅速發展為一個世界知名企業,與管理者的宏偉目標有著密切的關係。

約翰?格達裏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一個偏僻小山村,他13歲時,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張《一生的誌願》的表格,表上列著:“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珠穆朗瑪峰和高加索山;騎著駱駝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導演一部轟動全球的電影;像貝多芬一樣留下不朽音樂之作;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寫一本暢銷書;遍覽世界各國的名勝古跡;登上月球……”

他把每一條計劃都編了號,一共有130多個。

當他把目標莊嚴地寫在紙上之後,就開始循序漸進地去實現。

15歲時,他和父親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

16歲時,寫了一本書,盡管沒有暢銷全球,但發行量也非常驚人。

之後,約翰?格達裏按計劃一個一個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沒到50歲時,他就實現了130多個目標中的114個。

現在,他正在全力以赴,為實現那些剩下的目標而努力。

我們如果能像他一樣,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發現自己是走得最遠的人!

目標,是一個人未來生活的藍圖,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

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要想成功創業,首先要設計一幅藍圖,這是創業計劃中的重要部分。其次,必須在創建期內解決一些基本問題,如相關的法律手續、必要的設備、員工的招聘以及員工的培訓等等。這些都是在這一階段要考慮和解決的事情。

要創業,要創建公司或者企業,必須到相關的部門去辦理相關的法律手續。例如工商注冊登記、稅務登記、辦理經營許可證等等。這方麵的有關事宜一定要重視起來,不然的話,就是違法經營。

還有一點,在辦理一些相關的法律手續之前,必須給自己的公司或者企業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因為一個公司或企業的名字,對以後的發展是大有影響的,同時,它也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設備問題也需要在創初期來解決,購置並安裝那些固定的設備,會對我們的經營產生直接的效益。因此,這項工作也非常關鍵。

創業之後,使用自己培訓的員工是非常有利的。在創建初期招聘與培訓員工時,我們會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選擇和調教;在培訓過程中,可以增進與員工之間的感情,便於日後工作的正常開展;這些員工正式開始工作的時候,都明白各自的工作內容和業務標準,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巧,可以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經過嚴格培訓的員工,可以與管理者共同分擔重任。

除了以上所述具體而又瑣碎的事情,管理者還要對創業經營方案有理論上的認識與準備。例如:

——確立企業或公司的理想

企業或公司要發展到多大規模?

如何擬訂企業或公司的理想?

——製定經營目標

目標有不同的類型。有些管理者希望在銷售收入方麵,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有些管理者則主要考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會不會倒閉,即使不能取得事業的發展,也得保證在市場中生存下去;有些管理者則以投資回報率衡量,把目標集中在經濟效益上……

無論屬於哪一種管理者,所製定的目標必須可以量化,並用數字形式表達出來:銷售額用絕對金額表達,市場份額用百分比表示等等。對於實現目標的標準,應加以說明。同時,確定實現目標的執行小組,也是必要的,甚至需要指派每個成員應擔任的角色。

——做出經營戰略決策

如何製定經營戰略決策?

如何才能在競爭中搶占市場?

怎樣確定產品價格?

——進行資金預算

從資金角度講,控製超過所需的錢,比資金不足強。一些管理者,如果資金不是用在規定的目標上,內部會計準則就要他們把錢交還;還有一些管理者,為實現目標,隻能使用“多餘”的資金,而不能使用安排好用途的資金。從企業的行政角度講,誰控製的預算資金多,誰在企業的潛在權力就越大。

——實行“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案

在商業中,戰略規劃受到事業部門報告的影響,事業部門的報告是下級向上級管理者提交的。後者是製定規劃,並簽署意見的人。也就是說,管理人員有比自己想象中更大的影響力。管理學傾向於支持這樣的論點:經營最好、獲利最高的企業,是那些影響力能夠自下而上發揮作用的企業。這種方法,就是“自下而上”的管理。

當創業初期的一些基本問題解決之後,就可以設定遠景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