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企業經營戰略(1)(2 / 3)

2.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的原則對企業經營戰略了解最深刻的應當是企業高層領導人員,一般說來,他們要比企業中下層管理人員及一般員工掌握的信息要多,對企業戰略的各個方麵要求及相互關係了解得更全麵,對戰略意圖體會最深,因此戰略的實施應當在企業高層領導人員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來進行,隻有這樣,其資源的分配、組織機構的調整、企業文化的建設、信息的溝通及控製、激勵製度的建立等各方麵才能相互協調、平衡,才能使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而卓有成效地運轉。

同時,要實現統一指揮的原則,要求企業每個部門能接受一個上級的命令,但在戰略實施中所發生的問題,能在小範圍、低層次解決的問題,不要放到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去解決,這樣做所付出的代價最小,因為越是在高層次的環節上去解決問題,其涉及的麵越大,交叉的關係也越複雜,當然其代價也就越大。

這些原則看起來簡單,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企業缺少自我控製及自我調節機製或這種機製不健全,因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違背這一原則。

3.權變原則企業經營戰略的製訂是基於一定的環境條件的假設,在戰略實施中,事情的發展與原先的假設有所偏離是不可避免的,戰略實施過程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如果企業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以致原定戰略的實現成為不可能,顯然這時需要把原定的戰略進行重大的調整,這就是戰略實施的權變問題。其關鍵在於如何掌握環境變化的程度,如果當環境發生並不重要的變化時就修改了原定戰略,這樣容易造成人心浮動,帶來消極的後果,缺少堅韌毅力,最終隻會導致一事無成。但如果環境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企業又不能及時作出反應,仍堅持實施已定戰略,將最終導致企業破產,因此關鍵在於如何衡量企業環境的變化。

權變的觀念應當貫穿於戰略管理的全過程,從戰略的製訂到戰略實施,權變的觀念要求識別戰略實施中的關鍵變量,並對它作出靈敏度分析,提出當這些關鍵變量的變化超出一定的範圍時,原定的戰略就需要調整,並準備相應的替代方案,即企業應對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對企業造成的後果,以及應變替代方案,都要有足夠的了解和準備,以使企業有充分的應變能力。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對關鍵變量的識別和啟動機製的運行都是很不容易的。

1.3企業戰略實施的基本類型

在企業戰略實踐中,戰略實施一般有以下五種不同的模式:

1.指揮型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企業總經理考慮的是如何製訂一個最佳戰略的問題。在實踐中,計劃人員要向總經理提交企業經營戰略的報告,總經理閱後作出結論,確定了戰略後,向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宣布企業戰略,然後強製下層管理人員執行。

這種模式的運用要有以下約束條件:

(1)總經理要擁有較高的權威,靠其權威通過發布各種指令來推動戰略的實施。

(2)本模式隻能在戰略比較容易實施的條件下運用。這就要求戰略製定者與戰略執行者的目標要比較一致;戰略對企業現行運行係統不會構成威脅;企業組織結構一般都是高度集權式的體製;企業環境穩定,能夠集中大量信息,多種經營程度低;企業處於強有力的競爭地位,資源較寬鬆。

(3)本模式要求能夠準確有效地收集信息並能及時地彙總到總經理手中,因此,它對信息條件要求較高。這種模式不適應高速變化的環境。

(4)本模式要有較客觀的規劃人員。因為在權力分散的企業中,各事業部常因強調自身利益影響了總體戰略的合理性。因此,企業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有全局眼光的規劃人員來協調各事業部的計劃,使其更加符合企業的總體要求。

這種模式的缺點是把戰略製訂者與執行者分開,即高層管理者製訂戰略,強製下層管理者執行戰略,因此,下層管理者缺少執行戰略的動力和創造精神,甚至會拒絕執行戰略。

2.變革型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企業總經理考慮的是如何實施企業戰略。戰略實施中,總經理本人或在其他方麵的幫助下要對企業進行一係列變革,如建立新的組織機構,新的信息係統,變更人事,甚至兼並或合並經營範圍,采用激勵手段和控製係統以促進戰略的實施,為進一步增加戰略成功的機會,企業領導者往往采用以下三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