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飲食文化(1 / 2)

“起來,起來!”一家酒店的套房裏麵,瑪麗拍著龍覺和米什爾的房門,邊拍還邊嚷嚷著:“都幾點了還睡?你們想怠工是不是?”

龍覺和米什爾揉著眼睛、伸著懶腰地開門出了客廳,龍覺看看窗外仍然漆黑的夜空,苦著臉對瑪麗說:“大小姐現在幾點啊?這裏的機關單位要八點半才開始辦公哪。”

“唉,你們這些年輕人真差勁,來到一個城市都不打聽一下這裏什麼東西最特別,隻知道像隻蠻牛一樣蠻幹。”

“G市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吃!”

“吃?”米什爾有點好奇地問道。

“對!”瑪麗一隻手插著腰,另一隻手指著龍覺還晃了幾下:“你這家夥在自己的地盤還不好好當個東道主?”

“額?”龍覺有點摸不著頭腦。

“唉,我來開個頭吧。”瑪麗搖搖頭說:“我們西方的飲食,由於最初是主要以畜牧為主,肉食在飲食聽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由於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沒有必要對飲食進行裝點,內食的天然可口限製了烹飪的發展,歐洲人在顯示富裕的時候,多是飲食的工具來表現,如各種的器皿的多少和豪華成為講究的內容。另外也不把吃這種人生易於滿足的事情作為人生的至樂來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有一句中國的俗語可以高度概括,即‘飽曖思淫欲’。他們更多地追求情愛,西方文化體現出一種‘情愛文化’,而中國文化則體現出一種‘吃的文化’。所以既然難得來到中國,又正好來到這個以吃著名的城市,當然要好好享受一下美食啦,我昨天下午已經吃了好多小吃了,那味道真是沒得說,米什爾你可跟錯人羅,嗬嗬嗬嗬。果然是‘食在G市’啊。”

龍覺摸摸被燒成了短發的腦袋,笑了笑接著瑪麗的話題說道:“中國飲食文化的諸多特征,體現在飲食之上,直接影響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首先,因為人口壓力以及其它多種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國人的飲食從先秦開始,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為什麼要助飯下咽呢?那是因為主食並不可口,必須有一種物質來輔助它使人們能夠吃下去。當然菜的功能和鹽的功能有共同點,但是不等同於鹽。這樣促使中國的烹飪的首要目的是裝點飲食,使不可口的食物變得精妙絕倫;。”

說到這裏龍覺停了一下,看看米什爾和瑪麗有沒有不耐煩的神情,但卻看見兩人正在全神貫注地聽著他說,甚至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似的,他不禁暗歎了一句:這類型的知識估計許多中國的年輕人都未必有耐性去了解,反而是外國人更有了解的興趣,這可是自己國家的國粹啊。但想歸想,還是繼續說了下去。

“其次,由於中國手工業的發達,所以烹飪中的飲食加工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體現了中國這方麵文化的特征。所有這些,使中國飲食文化有如下特征。其一,中國烹飪技術發達,許多西方人看來不可食的物品,經過中國廚師的勞作,變得使人一見而食欲頓開;其二,中國人的食譜廣泛,舉凡能夠食者皆食,毫無禁忌;其三,中國救荒的著述特別多,以備饑荒之年以野菜充饑之用;其四,中國人將食的追求作為人生至樂來追求,吃飯成為第一要求。由於中國人在吃的方麵不能夠隨心所欲,這方麵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