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不留(1 / 2)

龍覺三人現在心中都是同一個想法。

那就是“麻煩來了。”

隻見兩個警察一前一後地堵住了去路,還舉槍對著自己,瑪麗不禁有點不耐煩地道:“哎,你們好奇怪誒,這麼多歹徒你不抓,拿槍指著我們幹嗎啊?”

雷明在警局的綽號叫做‘鬼點子’,一向以點子多、反應快而著稱,雖然現在眼前的情況有點混亂,但他依然很快就理清了頭緒,並且放下槍笑笑說道:“三位大俠,請原諒我這樣稱呼你們,可是除了這個稱呼我暫時還想不出該如何稱呼三位,如果你們能保證不跑掉,並且稍微協助一下我們的工作的話,我也可以保證沒有人能知道三位的存在。”

“師兄,這樣不太好吧,頭兒會生氣的。”小方是剛調到這裏不久的一個新人,還是不太清楚這位師兄的情況,於是稍有擔心地說道。

“沒事,天大的事兒我頂著,你先過去把那個剛爬起來的家夥給拷上,小心點!”說完雷明轉頭看向龍覺三人:“這交易怎麼樣?”

瑪麗沒想到這警察一點也不古板,於是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成交!”接著把一直把玩小刀的手往背後稍微收了一下,再伸出來的時候手上那把小刀已經不見了。

“小李老母飛刀?”雷明看得眼睛都直了,嘴裏喃喃自語著:“沒想到啊,竟然傳到國外去了。”

“什麼?”瑪麗聽不清楚他說什麼。

但龍覺聽到了,覺得這個小夥子蠻有趣的,於是嗬嗬一笑對雷明說:“請問該怎麼稱呼您啊,警察先生?”

“哦,對了,我叫雷明,荔灣分局的。多多指教!”雷明正了正警服下擺,向龍覺伸出手去:“三位大俠有興趣移步一聚嗎?”

龍覺和他握了一下手,感覺到雷明是用足了吃奶的勁兒來試探自己,但隻是輕輕一笑,同時手腕稍微用力震了一下:“估計暫時是不可以了,但等我們今天的事情辦完後,我們可以聯係你,到時再約好嗎?”

雷明被龍覺震了一下後,整隻手瞬時劃了一道六十度的弧線,好像不受控製似的被彈到了米什爾麵前,頓時知道自己跟眼前的這些奇人異士相差了十萬八千裏,隻好硬著頭皮對米什爾說道:“你好!歡迎來到中國。”

米什爾微笑了一下,知道雷明剛才已經被龍覺‘教訓’了,也就沒有再讓他難堪,隻是用穩如磐石的大手和他握了一下手。

雷明看到這雙大手的時候明顯是冒出了絲絲的冷汗,深怕本來已經發麻的手再次遭受打擊,但後來見對方沒有再向自己‘露一手’,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轉而向瑪麗點了點頭:“你好!歡迎歡迎。”

瑪麗看著這小警察竟然最後連手都不敢跟自己握了,不禁樂了:“雷警官,你很不錯,留個電話號碼給我,晚些一定會聯係你的,放心,我們既然當了‘大俠’當然要……要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啦。”

“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完雷明留了自己的私人號碼給瑪麗,接著就和小方處理那一堆‘垃圾’的善後問題了。

而龍覺三人雖然有點被打擾了雅興,但依然和良叔到了陳家祠。

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在廣東省G市中山七路。清代中葉以後,廣東各縣多在G市建書院,以供同宗子弟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又是祭祖的宗祠。該祠規模宏大,裝飾華麗,是廣東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88),建成於光緒二十年(1894),占地麵積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五座三進、九堂六院,建築麵積6400平方米。以大門、聚賢堂和後座為中軸線,通過青雲巷、廊、廡、庭院,由大小19座建築組成建築群體,各個單體建築之間既獨立又互相聯係。聚賢堂位於書院主體建築的中心,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中進聚賢堂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欄杆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

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杆、屋脊、磚牆、梁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及鐵鑄工藝,琳琅滿目。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牆的最具規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藝人所作;木雕除梁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後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