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和經典一樣,不會因時間而褪色
在青春,青春以後
我們不曾放棄
珍惜,讓我們終將長成最好的模樣
一場青春的霹靂風
顧曉蕊
走進那座山,仿佛走進綠色的植物王國。樹木是綠的,人影是綠的,連空氣都透著清新的綠意。除此之外還有一路歡唱的泉水,漫山遍野的花朵,這一切讓我的心歡喜得要飛出來。
記得那是初中時,在一次夏令營途中看到的景色。整日埋頭於書本中的我,第一次看到那麼高的山,那麼清的水,那麼藍的天,簡直有些醺然欲醉了。
返校後,我跟同桌玫講起那片風景,聽得她兩眼放光,說:“簡直太美了,我也想去看看。”後排的男生阿飛和阿虎臉上露出羨慕的神情,湊上前說:“明年,我們坐火車去那裏吧?”
可旅遊費用怎麼解決?這是擺在麵前的現實問題。如果向父母要錢,家裏都不很寬裕,他們可能會講一籮筐的大道理。於是,我們圍在一起討論著,一個“宏偉”的計劃就這麼誕生了。
那時霹靂舞正流行,阿飛和阿虎是學校的霹靂舞星,在校文藝會演中,他們的精彩表演常能贏得台下一片喝彩。於是,我們決定利用寒假,辦個霹靂舞學習班,憑自己的雙手掙錢。
接下來的日子,阿飛和阿虎編排了幾套舞蹈。放學後隻要有時間,我們就拎著錄音機來到操場上。兩位男生排練霹靂舞,我和玫成了忠實的觀眾,經過幾個月的刻苦練習,他們的舞技有很大提高。
寒假來臨前,我們又連忙尋找場地。湊巧的是,一家企業有間寬敞的俱樂部,白天經常閑置著,正適合做舞蹈教室。俱樂部的負責人是那家企業的工會主席,我們好不容易打聽到他的家庭住址。
那天風很大,我們緊張極了,站在樓道裏商量著該怎麼說。幾個懷揣夢想的少年,明明心跳得厲害,卻故意裝作老練的樣子,敲開了他的家門。
我們說明來意後,那位負責人沉思了片刻,說:“從你們身上,我恍惚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我很讚賞你們的勇氣,場地借給你們一個月,為了安全起見,你們得找個老師做擔保。”
“太感謝您了。”我們表麵沉穩有加,內心卻早已歡呼雀躍。從他家裏出來,又立即去找待人和氣的語文老師。我們向她保證決不影響學習,她答應了我們的請求,幫我們寫了份擔保書。
場地確定下來後,接下來是宣傳工作。玫的小楷寫得好,就由她執筆在藍色條格紙上,寫了近百份“招生啟事”。我拿到周邊的幾個小區門口分發,麵對那些或熱情或淡漠的麵孔,心裏既期待又忐忑。
兩天後,我們在俱樂部的大廳裏支起桌子,掛上橫幅,陸續有家長陪學生前來谘詢。有位胖胖的阿姨領著兒子來了,帶著幾分疑惑,問:“你們的舞跳得怎麼樣啊?”
阿飛和阿虎當場秀了一段霹靂舞,他們翻滾,旋轉,動感十足的舞步吸引了男孩。其實我們心裏清楚,離專業水準尚有差距,但胖阿姨還是給孩子報了名,隨後十幾位孩子相繼報名交費。
那個寒假,我們過得忙碌而充實,白天辦舞蹈班,晚上在燈下讀書。寒假結束時,我們淨掙了近八百元錢,在當時可算得上一筆“巨款”了。我們把手疊合在一起,為小小的成功而歡呼,暢想有一天到山中放飛心情。
誰料新學期開學後,我們便跌進了題海裏,為了所謂的分數忙得昏天暗地。待到畢業考試完結,玫卻要隨父母移居外地。我們聚到一家小酒館,喝得有些微醉,走在街上邊唱邊跳。買了蝴蝶吊墜的項鏈留作紀念,祈望有那麼一天,像蝴蝶一樣飛越萬水千山。
我們最終沒能抵達那片山林,可畢竟曾以夢為馬,在心靈的原野上自由馳騁。感謝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用溫柔而寬容的目光,陪我們走過一段心路,讓逐夢的過程成為最閃亮的回憶。
夢在路的盡頭
石兵
二十二歲時,他突然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在單位請了長假,決定開始一場倒敘式的旅途。在這之前,他幾乎曾去過大半個中國,從生他的燕趙大地,到養他的巴山蜀水,從隨父親到新疆勘察地理,到獨自一人的齊魯求學,再到畢業後來到閩粵地區,從西到東,由南至北,他的青春時光竟沒有在一個地方停留超過五年。
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根的人,或者說,自己的根仍未尋到,所以,他想放下一切,找到那個舊日的夢。他記得,最初的日子裏他有過一個夢想,但這個夢卻從未清晰過,它虛無縹緲,不知道緣於何處,更不知道停留在何處。他覺得,如果不能找回這個夢想,自己的一生就不會完整。
他沿著記憶回到了那些曾經留下過足跡的地方。
他發現,齊魯大地上,自己的大學校園裏有了許多與他當年一樣青澀的學子;他發現,新疆之大其實遠遠超乎他的想象,父親帶他去的地方不過隻是小小的一隅;他發現,巴山蜀水是那麼的人傑地靈,有許多像他一樣的小伢子正在茁壯成長著。所有的往事也隨著他的足跡再次變得清晰起來,他看到了自己的背影,那個與女友在畢業時分手後悄悄哭泣的大男孩,那個跟隨在父親高大身影後緩緩行走的小小身影,那個跑著跳著不知道愁滋味卻又害羞怕人的小男孩,都在他的視線中再次出現了。他感到一切是那麼的熟悉而溫暖,但是,他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