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建設大致包括三方麵內容:一是製定公共規則;二是保證規則執行;三是堅持公平原則。一個組織或團體內部的製度建設水平和機製創新水平直接決定著組織或團體的發展水平,合適的製度會極大地強化激勵的有效性。
例如,麥當勞公司擁有量化性和可操作性的製度使它發展迅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擁有嚴格的檢查製度,各個營業點的檢查包括12個重點,即營業額、顧客量、顧客平均消費、食品原料價格、人員工資、周轉現金、其他銷售及損失、收銀機操作錯誤、作廢處理、水費、電費、煤氣費等。無論月報表還是周報表、日報表,每小時、每一次收銀記錄都以此為基礎,並且所有的運營都要達到標準。
麥當勞的每個標準也做到盡可能的細化量化。如麵包厚度17厘米,烤麵包需要55秒,煎肉餅要1分45秒,牛肉餅重47.32克、直徑9.85厘米、厚6.65厘米,炸薯條超過7分鍾、漢堡包超過10分鍾就必須扔掉。還有員工的頭發怎麼疏,衣服怎樣穿,帽子怎麼戴,指甲剪多長等都有詳細明確的規定。
這種詳細的製度規定,給了員工明確的努力方向,同時公司也能夠清晰地看到每個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敬業精神等,所以,員工要想得到高薪,獲得提升,就需要加倍努力。
可見製度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著非凡的重要性,導向好的製度能使一個團隊獲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導向不好的製度則會對團隊的發展起到負麵影響。所以,要建立有利於團隊精神建設的良好製度,是每個領導者肩上重要的任務。
讓製度促進競爭
社會上之所以產生製度,是因為人們要避免利益上的紛爭,有了製度,凡事都會變得更簡單些,如果沒有製度,有些事情更變得更加複雜。
有一家菜館生意一直非常紅火。但是沒過多久,有3個兄弟在他們家的對麵也開了一家菜館。開始還是個不起眼的小門臉,但是,這三兄弟都有一手炒菜的絕活。所以,生意越來越好。結果把這家菜館生意搶去了大半。菜館經理見生意越來越不景氣,非常著急。他和助手小張商量對策,小張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每天去三兄弟家的菜館買份菜,拿回來仔細研究。1個多月後,他買齊了三兄弟家做的所有菜。然後在他在報紙上刊登了這樣一則廣告:大舉推出這些菜,並且菜價比三兄弟家的高了三倍。餐館經理看到助手小張這麼做非常不理解。但小張卻胸有成竹,在經理麵前保證這一招絕對靈。
此時,三兄弟家的餐館更加紅火了,餐館逐漸由一個小門臉,擴大到買下兩層樓。自從富了之後,三兄弟也變得越來越奢侈,出門隻坐車。後來,三兄弟經常為了分錢大吵大嚷。
小張看他們越來越不團結,便瞧準這個機會,把同樣的菜降低價格,這下,他們家的菜比三兄弟家的菜便宜了1/3,生意立刻就紅火了起來。而對麵三兄弟因為不和,沒有及時改變策略,3個月後就倒閉了。
這家餐館經理看到對麵三兄弟的餐館終於倒閉了,但是又不明白為什麼,便問小張。小張解釋說,他們三兄弟在剛剛創業的時候很抱團,並且感到競爭壓力很大,但是等他們都發達了,他們就感覺不到壓力了,也就不那麼抱團了,容易分裂。這時再對他們發起進攻,就很容易攻破他們了。
這個故事中三兄弟的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隻有在適當的競爭和壓力下才能保持團隊的一致性和充分的活力。在創業時期,團隊成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此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但等到團隊順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事情就多了,就要有權力和利益的分配。當分配稍有不均時,就可能產生糾紛。為了避免糾紛,我們要有提前預防的想法,要有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這就需要在建立團隊製度的時候,建立恰當的製度,讓團隊成員總是處於良性競爭狀態。這樣就會促進團隊保持活躍的狀態,又避免了無事生非,這樣團隊才能保持長久的健康發展。
例如,豬圈裏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邊有個踏板,另一邊是投食口。豬每踩一下踏板,在踏板的另一端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剛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豬踩動了踏板,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吃到另一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