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知己知彼的攻心計(4)(2 / 3)

情景再現3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白領汽車消費不斷升溫,汽車與白領用戶生活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斷提升。MSN中文網發布了中國首份“MSN白領汽車消費調查報告”結果,從中可以發現:

白領追求品位和格調的生活方式在很多時候被理解成“奢侈”的代名詞。然而此次調查卻顯示,白領用戶購車心理價位主要集中在8萬-16萬元區間,平均預購價格為12.7萬元,僅比全體網民高約0.8萬元。與之相比,白領用戶對第二輛車的價格預計普遍較高,平均價格達到25萬元。這表明白領網民首次購車時受價格因素影響較大,易選擇性價比高的汽車,與全體網民購車心理趨同。

詭計揭秘3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認為,八成居民認為家用轎車的合適價位是10萬元以內,集中反映了家用轎車買方市場的基本傾向和購買力,也表明生產銷售這一價位轎車的廣闊市場。但目前大部分轎車的價位過高,且不能形成有利於明顯降價的價格競爭。

詭計分析:

你一定記得那個巧克力廣告:咖啡色的絲帶輕盈律動,從女主角的唇角飄揚至身體四周,那種“絲滑”的感覺讓人念念不忘。

然而事實是:吃巧克力時,你並沒有感覺到這種身心蕩漾的感覺,但你的大腦卻習慣地把品嚐巧克力的感覺與該形象聯係起來。

另外一個有趣的實驗是:加州理工學院神經經濟學家分別請兩組誌願者品嚐紅酒,一組的紅酒被標上了高價格,另一組的紅酒則是普通包裝,結果,喝高價紅酒的誌願者普遍表現出了享受美酒的愉悅情緒,腦部掃描證實,他們腦中與愉悅感相關的區塊會在他們品嚐較高價酒時出現更活躍的神經反應。這一現象在喝普通紅酒的誌願者身上沒有表現出。

然而當謎底揭穿,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兩種酒其實一模一樣。

廣告或者說包裝,原來真的能欺騙你的大腦,讓它信以為真,並產生相應的激活反應。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近年來開展的一係列有關神經營銷學的研究發現,消費者大腦存在著特有的處理廣告信息、品牌信息、價格信息的神經機製,其中多數都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發生作用,是一種自動自發的過程。

廣告、知名品牌都更容易觸發與人的社會認知有關的腦區活動,它們對消費決策的影響遠遠超過對產品價值本身的理性邏輯分析。

消費指南

值多少錢究竟我自己知道還是不知道呢?俗話說,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我們的大腦和經驗,並不一定能給予我們最準確的結論。這時候需要我們征詢專家的意見、口碑以及貨比三家。

詭計7:咱老百姓好顯擺

消費者的炫耀心理主要表現為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心理成分遠遠超過實用的成分。正是這種炫耀心理,在中國目前並不富裕的情況下,創造了高端市場,同時利用炫耀心理,有助於獲取市場,這一點在時尚商品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在終端的銷售過程中,許多國外奢侈品品牌紛紛搶灘中國市場,許多消費者通過對品牌的購買來炫耀其身份與地位;如一些廣告直接就是“成功男人的象征”等等;如一些企業通過設計時尚的外觀造型來標榜個性;如一些消費者為了炫耀其地位與財富,也不惜重金對自己進行包裝。

情景再現1:

北京的趙女士去超市本想給老人買點燕窩,但轉了一圈也沒如願。“太貴了!4小瓶就要200多元,最便宜的也100多元,一看那包裝就知道便宜不了,想買簡裝的沒有。”聽了她的敘述,記者隨即來到方莊家樂福保健品燕窩專櫃,銷售員告訴記者,這裏沒有按瓶賣的簡裝燕窩,全是包裝精美、價格高的禮品套裝。

記者日前在北京的一些超市發現,保健品、各類酒品、茶葉等因為包裝講究價錢水漲船高的現象仍比比皆是。

3兩鐵觀音被分裝在金黃色華貴的盒子裏,標價為77.8元,而散裝鐵觀音一斤才賣70元,記者仔細察看了這兩類茶葉標簽,在等級一欄均為“合格”。當記者問是不是商品本身沒什麼差別,就貴在盒子上了,銷售員笑了笑點頭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