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那一季燦爛的浮光(1)(1 / 3)

那是一段隻有自己才能停靠的時光。

那是一片隻有自己才能塗染的陰霾。

如果回憶有顏色,那應該是閉上眼睛時看到的。

傷而清晰,像身邊正在發生的映刻。

遠而不安,像忽略了現在的自己。

與青春一起畢業的夏天

Y雨欣

操場上傳來口哨和歡呼聲,籃球賽是開始還是落幕?蟬在樹梢睡著了,那些青春生猛的日子,消逝,如幻景一般風馳電掣。

臨近畢業,連圖書館都下了最後通牒:同學,畢業了,把你不知何年何月借的書都還了吧!宿舍在南校區3號樓,老二盯著論文痛斥圖書館的惡作劇。痛斥歸痛斥,我們仍乖乖地翻箱倒櫃,查找那些遺落在塵埃裏早忘了借閱初衷的書籍。

樓下有人在收購廢品舊書,不斷有同學從樓上搬下整箱的書,或泛黃或嶄新。整個宿舍樓到處是散落的紙張,一地荒蕪。窩在宿舍,挑挑揀揀,滿屋子雜七雜八的舊物。書是最多的,然後是衣服。這便是四年青春所留下的產物。隻要拖到樓下,被利索地裝進大麻袋,稱量過後,扔進大堆相似的書山衣海,你再怎麼充滿回憶,記錄青春的東西,在旁人看來,也不過是一堆可回收的廢品。這便是畢業,不曾經曆過的人,總會說你的一切行為是矯情。記得大一那年夏天,大四學長委托我幫他們拍DV。麵對一群人抱頭痛哭、萬般不舍的場景,剛邁進大學校門的我,置身別離愁緒外,隻覺得雲淡風輕。之後把刻錄出的光盤拿給學長看,他站在一片狼藉的空蕩宿舍,突然就紅了眼眶。我打趣說,不用這麼傷感吧。他卻說,很多東西,一別就是一輩子,比如大學,比如青春,比如與你朝夕相處的那些人。你現在不懂,是因為還未離別。

正如學長所言,當時隻道是尋常的我,四年後,也終於身處一片狼藉中整理行裝,變賣所有曾經寶貝過的書本與舊物,穿上學士服到處留影拍照,與同學們擺各種滑稽造型。此時我們還是無所畏懼的學生,仍被母校包容與保護,依然青春無敵,盡管已被貼上畢業生的標簽,而這標簽聽起來又那麼老氣橫秋。

那些月朗星稀的夜晚,和死黨們扭扭歪歪走在校園,七拐八拐唱著歌,肆無忌憚的日子,逐漸遠去稀薄。大學幾年,一起上課,每天輪流派一人占一整排的位置,賴床到八點,還不忘去餐廳買狗不理包子,再一路小跑到教室,帶著包子的香味,厚著臉皮衝進三百多人的大教室,坐下便埋頭苦吃。

天空藍,時間慢,你看,誰沒有過荒度時日的歲月,用也用不完的光陰,漫長到抓狂的青春。

畢業典禮在體育館舉行,亦如最初的新生典禮,隻是迎接變成了如今的歡送。院長感慨萬千,句句囑托,我們上台接受教授們親手頒發的學士學位證。八十多歲的老教授,顫顫巍巍拿起話筒,對著台下幾千學子,良久開口道:為師隻能送你們到這裏了……隻這一句話,讓二十多歲的我們,眼眶濕潤,心酸不已。

夏天的陽光過於濃烈,明晃晃地刺眼。站在六月的尾巴看一場盛大的離別,我們擁抱,說一些歡樂的話。總是如此倔強,不肯坦誠感傷。時過境遷後,早已不是當初目空一切的少年,也開始淑女不再嘰嘰歪歪。一起瘋的日子被收錄在相機裏,可以時常觀看,偶爾懷念,但再也不能身在其中。原諒時光的速度,它帶走一切,隻是為了讓你更加成熟。

大家決定一起走,行李太多,不得不找來汽車搬運。一番折騰,準備出發時,輔導員群發過來短信:他日與君相逢時,陪君醉飲三千場;不問前塵與舊事,不問聚喜與離傷。

那些路過的孩子,好奇地張望著我們,他們抱著課本,朝北校區的教學樓走去,臉上是還未睡醒的迷糊,像極了我們曾經的樣子。路兩旁怎樣也擺放不整齊的自行車,在香樟樹下,如過往的日子熙熙攘攘擠在一起。

餐廳的大門虛掩著,小賣鋪裏傳來電視劇播放的聲音。

誰曬在陽台上的白裙子,在風裏飛?

操場上傳來口哨和歡呼聲,籃球賽是開始還是落幕?

蟬在樹梢睡著了,那些青春生猛的日子,消逝,如幻景一般風馳電掣。

我們懷念的,是當初的自己

L盧思浩

很久以前一個朋友對我說他最大的夢想不過是被自己暗戀的人暗戀著。

時至今日我跟那個朋友早已斷了聯係,卻暗自詫異我居然把這麼一句話記得那麼清楚。生活永遠不會像電影,它充滿著遺憾和不確定,我們有著電影裏男女主角的影子,卻不一定會有他們那樣的結局。

突然想知道十七歲的你在幹什麼,因為朋友對我說那句話的時候,我們還都是十七歲。那個時候的你是情竇初開嗎?是為了哪個女生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嗎?是牽過她的手以為和她能永遠嗎?轉眼這麼多年過去,看過那麼多背叛、分離故事的我們,還能對別人說出一句“我愛你”嗎?是當時懵懵懂懂卻最認真地說出的誓言珍貴,還是數年之後你漂泊打拚成熟之後對好不容易找到的人說出的“我愛你”更珍貴?這個問題,我始終沒有得到答案。

那一年的你總抱怨食堂的夥食太差,作業總是做不完,體育課總是被班主任霸占。那一年的你喜歡上了某個人,也許她不好看,成績也不像沈佳宜那麼出眾,也許你喜歡她隻是因為那天她在校門口笑著跟你說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