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左右他人,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企業的領導者和我們沒有差別一樣,當其他的企業的領導者不斷做出改變的時候,如果你還無動於衷的話,就等於將機會徒手讓給他人,當然,因為你企業也會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機會危機。
作為一家企業的領導者,如果你隻是注意自己企業的產品,而不關注競爭者的情況和變化,競爭者做出變化而自己還是一層不變,就好像競爭者不斷讓價而你還沒有任何行動的話,你怎能保證企業在你的領導下不會麵臨來自於競爭者的危機和挑戰呢?
積極應戰,抓住機會
麵對一頓美味大餐,誰都不想將吃大餐的機會讓給別人;麵對機會也是這樣,我想沒有人會拱手相讓;誰都有這樣的相法,而企業的領導者更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和行動,不能因為同行業的競爭者做出改變而自己卻沒有任何行動。
每一個行業都會有不同地競爭手段,同行業內的競爭者都會為了獲得機會而做出更多的改變,而一個行業內每個企業的情況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每一個企業發起的競爭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那麼,對於企業內的機會競爭,其他企業又要做何應對呢?其他企業的領導者又要怎樣才能不失去機會呢?
從一個簡單的事例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如果一家電器企業發起價格戰的話,在不久的時間內,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了一個降價熱潮,就像以前從不降價,以高姿態出現的寶潔也在同行業的競爭中采取了間接了降價的措施,不斷推出了9.9的洗發露,這就是一些大型企業對於企業發起的價格戰的積極應戰。
從最簡單的價格戰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自於同行業之間的戰爭,如果企業不應戰就是認輸;再高貴的姿態,有著再大市場的企業,如果企業領導者不應對來自於同行業之間的戰爭,企業領導者對於競爭者的變化不做任何改變的話,企業的出路又在哪裏呢?
當然,對於一些小型企業而言,對於來自於競爭者的價格戰不能盲目的應對,因為小企業的實力與大型企業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一味的應戰隻會被大型的企業拖垮而沒有出路,在應對大企業的變化的時候,小型企業可以與一些其他遭遇相同境遇的企業聯合,也可以調整企業的戰略,改變產業部署等等,企業領導者都要對此做出一個積極的應對,而唯獨不應戰是最愚蠢的做法,也是一個使企業遭受更大的機會危機的一種行為。
而企業要獲得更多的機會而做出的競爭手段,並不隻是在產品和顧客上的,而對於獲得更多人才,一些大型企業的領導者也做出了很大的變化。當然,從側麵來看,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就會麵臨錯失人才的危機,就像一些世界500強企業,GE、彙豐等企業的領導者都將“管理培訓生”製度作為培養未來管理人才的戰略措施來實施,這樣,外資企業在我國投資遭到“人才本土化”瓶頸問題就可以得以解決。而百度公司的“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Google的“中國編程挑戰賽”,飛利浦公司推出的“短信創意大賽”等,其中最為著名的算是歐萊雅同時推出的“在線商業策略競賽”、“校園市場策劃大賽”和“工業大賽”三大賽事等這些企業的領導者都為獲得優秀的人才贏取更多的機會,而小型的企業對於這些大型企業發起的人才戰略的攻勢,好像也沒有好的應對方法。那麼,對於這樣的機會危機,小型企業的領導者又要做何改變呢?
針對大型業的人才攻勢的變化,小型企業也可以在開展招聘會的時候,給予優秀人才更多的薪水,讓人才看到一個小企業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及企業的發展方向,領導者隻有做出應戰才是唯一的做法,隻有這樣,才有抓住機會的可能。
Part 4 技術危機是最大的危機
一個家庭沒有缺少脊梁,即使家庭成員再怎麼努力還是不能支撐起一片天;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內在的優勢的話,企業遲早會麵臨著危機。
不懂得銷售,沒有完整的企業製度,不懂得處理企業內部關係都不足以讓企業走向消亡而唯獨不能沒有企業的核心技術,沒有技術就相當於一個企業沒有支撐的最強的筋骨,而企業領導者麵臨著企業的技術危機又要做何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