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十分的惆悵(1 / 1)

她說著說著就頓住了,心裏一下充滿了惆悵。

小兒子趙德銀顯得比他哥哥文靜許多,依偎著母親,一身不吭,隻把一對滴溜溜的小眼睛,轉來轉去,四處看。

“哥,你怎麼老半天也不說話?”趙敬武摸出一根皺巴巴的紙煙遞給敬村,“來,抽根煙,說說你這些年兒來是咱混的。”

“不習慣咯,自個兒抽吧,沒事兒,哎!多少年了,我都沒碰這玩意兒啦。”敬村沒接煙,搖搖頭說到。

趙敬武的心裏有些沉甸甸的。他往哥的身邊挪動了一子,挨著敬村近一點,從側麵仔細地瞅著哥的臉。

敬村已經完全不是十年前的那個精壯漢子了,瞧那臉上的皺紋,就像家鄉桑樹皮,皺裂的沒法形容,這是被歲月的利刀雕刻出過早的衰老,記錄著日子的艱辛、歲月的滄桑。才四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就像快六十的人兒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變得木訥起來……

趙敬武心裏有點發涼。

在老家,哥可不是這樣。那會兒,哥能說回道,日子雖說過的艱難,可他還是整天樂嗬嗬的,仿佛不知道什麼是憂愁。去川藏說走就走,兜裏隻擱著幾十元錢,還賣了家裏的一頭將要奄奄一息的、半死不活的豬湊的,便隻身一人就闖到這四川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縣來了。

那時,哥也隻是聽同鄉幾個聊天時,說,“川藏這地方大得嚇人,土地多的不得了,想圍多大圍多大,土地肥沃的隨便怎地刨,出的糧食可比咱家鄉的多出好幾倍……”

誘惑啊!巨大的誘惑!老家是個農業大縣,一百多萬人口,人均耕地隻有七分多一點,而鄉親們還在拚命地比賽生孩子,再不走,就連個立錐之地都沒有。

趙敬村聽說同鄉幾人在川藏地區居然種著一萬多畝地,實在讓他這個做大哥難以想象,感慨不已,他便抱著巨大的榮宗耀祖的希望,到川藏地區來,押上自己的命運,賭上一柱了,看看能不能抱個大金娃回鄉,蓋上一棟像樣的房子,讓老鄉們看看,他們家終於興旺起來了。

他爬上了一輛解放牌的卡車,隨著車的顛簸,馬不停蹄地疾馳兩天兩夜,一覺醒來車停了,下去一問,知道命運之神已把他帶到了川北這個雪域高原的地區了,這回他可長見識了,四川北部一個人間仙境的地方,讓他吃驚想不明白的是,同樣都是地球上的土地,怎的這個地方看起來就那麼的空曠,這人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