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要總是端著架子(1 / 1)

放下“架子”是管理者被部屬稱讚的前提條件。管理者作為上司、很容易產生官僚習氣,通俗說就是“拿架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架子”恨之入骨。對於部屬而言,管理者本來位置就高高在上,具有一種相對優越性。如果領導不注意自己的“架子”問題,凜然一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姿態,勢必在自己與部屬之間劃出一條鴻溝,不可能進行感情交流和溝通,其讚美既不可能出於自然,更不可能引起部屬的心靈共鳴。因為:第一,端著架子的管理者總認為自己是權威,比部屬強,不可能對部屬的優點和成績做出無私的、客觀的評價,甚至不敢接受部屬超越於自己之上的才能,不可能以由衷的讚美來激勵部屬。第二,一位管理者端著“架子”對部屬的稱讚會被部屬視為一種可憐的施舍或“恩賜”,不易為部屬接受。因而,聰明的管理者會把自己事實上的職位優勢最大限度地隱藏起來,放下“架子”,明察秋毫,善於發現部屬的成績和優點並及時地予以表揚。

管理者要善於放下“架子”,忘記“架子”,部屬與他交往時才會感到親切、自然,才會向他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才能充分了解部屬,掌握其不同特點,稱讚起部屬來才會得心應手,對“症”下“藥”。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架子”是管理者自縛的“枷鎖”,使管理者與部屬永遠隔著一條無法逾越的“天河”。它使讚揚變成了施舍,使批評變成了鄙薄。一位朋友抱怨他的上司:“他已經有兩個月沒有與我談過一句話了。別說稱讚,就是批評也聽不到。整天孤高自傲,我們都不知道他是誰的領導了。”設想一下,如果這位管理者突然走進來,拍拍你的肩膀,說聲“你幹得不錯”,你或許認為他今天不正常,或是可憐你中秋佳節無家可歸而提前慰問,至少你不會認為他這是真誠的稱讚。

放下“架子”稱讚部屬,還體現在對部屬的體貼、關懷中。

一位餐廳的服務員小姐利索地完成了上菜工作,客人很滿意。最後上西瓜時,腳下一滑,連人帶盤子摔在地上,偌大的餐廳霎時鴉雀無聲。此時,值班管理者走過來,扶起這位嚇壞了的小姐,親切地說:“今天客人多了,你累壞了。前麵的菜上得很順利,快去休息吧。”她從容地給這最後一批客人上完西瓜,拿起掃帚把西瓜、盤子碎片清掃幹淨,並向客人致歉,服務小姐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客人們為之鼓掌喝彩。這位管理者一句話,包含了管理者對部屬工作的肯定和對下屬的關心,使這位無意中出錯的小姐擺脫了尷尬的局麵。這家餐廳不僅沒有因這一意外事故而影響它在客人心目中的聲譽和地位,反而因其高超的領導藝術受到客人們的讚揚。可以說,這位管理者在特殊情況下的一句平談稱讚之詞,在那位服務員心中遠遠勝過所有的獎金。這位服務員在以後的工作中定會更加兢兢業業,愛崗如家,這正是稱讚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