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著名的連鎖店公司伍爾沃思,在俄亥俄州哥倫布開設了一家名為伍爾科的折扣店。至1968年底已發展為92家分店,每家店營業麵積都在1萬平方米~1.7萬平方米。
但在建立初期,這些公司的折扣店都麵臨類似的問題:單個小雜貨店的營業麵積太小而導致成本上升;麵臨超市及藥店連鎖店的競爭,等等。
於是,這些折扣店都開始轉向單店大規模經營,並以極快速度擴張。一開始,它們都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區的購物中心附近,但為了競爭和開辟新市場,它們也逐漸進入較小的城市。如伍爾沃思60年代中期就開始在人口2.5萬~7.5萬的小城市裏建造營業麵積為6000平方米~7000平方米的規模較小的折扣百貨店。一家總部設在加州對迭戈的費馬特(Fed-Mart)公司,此時甚至已進入了人口隻有1.2萬~3.5萬的小鎮。
據統計,1960年,美國折扣百貨店的數量為1329家,1966年底增至3503家;單店戶均營業麵積從3500平方米增至6000平方米;每店平均營業額從148萬美元增至428萬美元;行業總營業額從20億美元增至150億美元,整整擴大了6.5倍。兩家最大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11億美元;分店數最多的8家公司,每家都有50家以上的分店。雖說75%的分店屬於隻有不超過3家分店的小公司,它們在1966年折扣百貨業總營業額中的比重還不到28%,即占分店總數3/4的小公司,在總營業額中的比重隻有1/4略強。山姆的公司就屬於這種小公司,較小的規模使它很難與大公司匹敵,隻有不斷擴張才有出路。
然而,此時最大的困難在於,沃爾瑪的擴張速度已經超過了山姆所能借到資金的增長速度。他已舉債幾百萬美元。雖然他的資產總是高於負債,但由於借債太多,很少有金融公司願意借錢給他了。此時惟一的出路,隻有讓公司股票上市。
1970年10月1日,公司股票上市,沃爾瑪正式成為上市公司。當時公司隻將20%的股份上市,共發行30萬股,總計獲得資金495萬美元,但已足夠還清公司欠銀行的所有債務。從此以後,沃爾瑪的擴張再也不需要向銀行借錢,而隻需依靠股票了。
有了資金支持,山姆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擴張行動。從數量及規劃方麵來看,1971年,沃爾瑪新開張6家分店,總店數達到25家,總銷售額4400萬美元。1971年後,為加快發展速度,公司內成立了一個不動產和建築規劃部門,專職負責勘測發展新店,包括為新店選址、設計、建房。其方法是將造好的房子賣給某位房地產投資商,公司再以租賃的方式開設新店。這種做法比把一切都委托給房地產商更節省時間,在位置選擇上也更靈活。在擴張折扣百貨連鎖店的同時,公司繼續縮減小雜貨店的數量,到1974年,隻剩下了6家;到1978年,山姆關閉了最後一家小雜貨店和家庭中心,開始全麵折扣連鎖百貨經營。
同時,從地域發展來看,沃爾瑪也在擴大經營範圍。沃爾瑪的分店從阿肯色州西北角的本頓威爾周圍百公裏內的小鎮上,開始向外拓展。先是俄克拉何馬州,然後是密蘇裏州,第23家分店則開在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拉斯頓,再從堪薩斯州一路向北一直擴展到內布拉斯加州。
沃爾瑪之所以能以這麼快的速度擴張,與當時美國的經濟發展和同行業折扣店的經營狀況有很大關係。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是百貨業的迅速發展時期。據統計,在1973年全美已有160家折扣百貨零售公司,6500家商店,年銷售額280億美元,占了一般商品市場年銷售額的20%。但到了70年代中期,折扣百貨業開始遇到嚴重問題。1974年~1975年,美國開始麵臨經濟衰退和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這使消費者推遲了對許多商品的購買,導致百貨業銷售額增長速度放慢;同時,利息、工資、取暖和製冷費用及其他開支卻迅速上升。而這一係列問題也影響到了折扣業的進貨、銷售,從而導致銷售利潤全麵下降。一些折扣百貨連鎖公司破產,另一些被迫放慢發展速度,並且麵臨諸多問題。即使是一些大的折扣公司也不例外。此時,隻有沃爾瑪的經營較為成功,並且加快了自己的擴張。1975年分店數達到100家,進入第八個州——密西西比州,總銷售收入2.36億美元。1976年,新增25家店,遍布九個州,年銷售額達到3.4億美元,在整個行業的困難時期卻獲得如此的成功,沃爾瑪不禁讓世人刮目相看。
1970年~1980年的10年間,沃爾瑪從18家分店發展到276家分店,總營業麵積117萬平方米,每店平均4200平方米;銷售收入從1970年的3100萬美元增至1980年的12.48億美元,利潤從120萬美元增至4100萬美元,二者的年均增長速度都超過了40%。沃爾瑪一躍成為全美最年輕的年銷售收入超10億美元的零售公司。同時,在區域性零售公司中,它是成長最快的,也是惟一一家銷售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1977年,在《福布斯》雜誌(Forbes)對全國主要折扣百貨店、百貨公司和小百貨連鎖店的調查比較中,沃爾瑪在股票回報率、投資回報率、銷售收入和利潤增長率四個方麵都居第一位。在隨後的幾年裏,沃爾瑪繼續穩居第一。山姆本人也被《零售周刊》評為1979年的零售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