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公共關係管理工作概述
一、企業公共關係管理工作內容
第一條目的
為設計和製定合理的公關操作程序,選定可行的公關方案,有效地促進公司公關目標的實現,特製定企業公共關係管理工作內容。
第二條公關操作的基本要求
(1)從公司長遠利益出發,合理規劃每項公關工作。
(2)適時調整公關企劃方案。
(3)公關操作流程要符合公司要求與需要。
(4)公關各崗位職責明確。
第三條善於創造和把握公關機會,確實掌握公共關係方針和行為規範,尋找新的經營機會和經營領域。
第四條有效配置公司現有資源,不斷完善公關方案。
第五條公關要突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適應性,靈活地根據市場環境和公司現有狀況,組合相關的公關企劃資源,不斷調整公關活動。
第六條公關操作流程
1.公關主題的確定
(1)列舉公關企劃問題。
(2)明確公關企劃目標。
(3)確定公關企劃主題。
2.公關所需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1)現有資料收集。
(2)市場狀況調查。
(3)資料審核。
(4)資料分析。
3.公關創意的產生
(1)公關創意方法的選擇。
(2)公關創意方案的製定。
4.可行性公關方案的選擇
(1)選擇衡量標準。
(2)公關方案的對比評估。
(3)確定最終方案。
5.公關方案的模擬與評估
(1)公關的預算評估。
(2)公關的進度評估。
(3)公關的效果評估。
二、展覽會規範化工作標準
第一條確定展覽會的主題和目的
展覽會的主題和目的決定著在展覽會中使用的溝通方法和接待形式等,故展覽會籌備應確定總編,構思總設計,使各部分有機銜接。
第二條確定參展單位、參展項目和展覽會的類型
采用廣告或發出邀請的形式來吸引參加展出的單位。廣告和邀請信應寫清楚展覽會的宗旨、展覽會項目類型、估計參觀者的人數和類型、展覽會的要求及費用預算等,給潛在參展單位提供決策所需的資料。
第三條明確參觀者類型
根據參觀者對展出項目的了解程度,分別提供較為專業化的和普及性的資料。
第四條選擇展覽地點
選擇展覽地點要考慮到參觀者方便、環境適宜、輔助設施易配置等因素。
第五條培訓展覽會工作人員
必須對展覽會的工作人員即講解員、接待員和服務員等進行良好的公共關係培訓,並就展覽內容進行必要的專業知識培訓。
第六條準備展覽會的輔助設施和相關服務。
第七條成立專門對外發布新聞的機構,負責和新聞界進行聯係
要製定新聞發布的計劃,充分挖掘展覽會中有新聞價值的東西,寫成稿件予以發表,擴大展覽會的影響。
第八條準備展覽會所需的各種輔助宣傳資料。
第九條確定展覽會的費用預算
具體列出展覽會的各項費用,進行核算,有計劃地分配各項資金。
第十條設計展覽會的標誌,準備展覽會的紀念品,為宣傳提供方便的工具。
第十一條搞好展覽會的效果評估
(1)在展廳內放置公眾留言簿,主動征求意見。
(2)當場召開觀眾座談會,收集觀眾的意見和想法。
(3)當場舉辦有關展覽內容的知識競賽,當場發題,當場解答,當場發獎。
(4)會後發放調查問卷或登門訪問,了解展覽會的實際效果。
三、參觀活動規範化工作標準
第一條公關策劃人員應通過開放參觀活動向公眾開展宣傳,以擴大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公司經營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員工士氣和凝聚力。
第二條開放參觀接待對象
(1)員工家屬和社區居民。
(2)營業團體。生產協作者、原料供應商、經銷商、運輸公司等。
(3)股東公眾。股東、股票經紀人、金融評論專家。
(4)其他職業集團。金融機構、律師協會、新聞界團體、保險公司、衛生檢查機構、環境保護機構。
(5)行政機關。各級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等。
(6)科技教育文化單位。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高等院校的師生、各類學術團體及文化機構。
(7)各種慈善機構與社會福利團體。
(8)海外人士。
第三條對外開放參觀的內容,要服從於參觀的目的與要求,實事求是,結合參觀者的特點和需求,視參觀者的需求與興趣而定。
第四條開放參觀的實施程序
1.製訂計劃
製訂計劃在一年前就應該準備,或至少應該提前3個月著手籌備,不能倉促開放。策劃時要考慮製定出活動計劃的綱要、推行該計劃的詳細時間表和具體工作人員的指派任命。
2.成立專門機構
建立各種專門機構,盡可能讓更多的員工承擔部分工作,以增強員工的參與意識,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準備參觀項目
公司事先準備好計劃中預定參觀的項目,以展示給參觀者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公關策劃人員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節)目,以激發參觀者的興趣。
4.安排交通路線
在發請柬時應另附詳細說明,指明停車場和具體的交通路線。此外,還應設立交通標誌,對主要的設施用標誌牌予以說明。整個參觀路線要有統一的布置設計,以顯示出公司良好的管理素質。
5.安排引導人員
對引導人員(或者解說人員)事先要進行認真選擇、培訓。引導人員應該佩戴印有公司名稱和個人姓名的標牌,應有禮貌地介紹參觀內容,認真回答來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