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對大家說幾個故事,大家請用心去體會故事裏麵的含意。」
「第一個故事是:
「從前有個笨人,到朋友家裏作客,主人留他吃飯,他嫌菜沒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鹽,他吃了覺得味道很好。
「笨人心裏想:『菜的味道好是從鹽中得來,隻加一些鹽味道就這樣好吃,如果再多加一些,味道一定是格外好。』
「這樣想了之後,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一杯鹽,一口吞進嘴裏,不料鹹得要命,就急忙把鹽從嘴裏吐出。」
「第二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要在一個月以後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事先預備,才不致於缺少供應。
「有一次他心裏想:『如果把牛奶從牛身上取下囤積,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牛奶放在木桶裏久了也容易壞。不如把牛奶存放在牛的裏,等到宴客那天一並取出,那既省事,又可吃到新鮮的牛奶,再好不過呢?』
「因此,他把所養的那頭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開,再也不每天去擠牛奶。一個月之後,宴客日子到了,他把奶牛牽來,正要取牛奶,讓客人們嗜到新鮮的牛奶,可是不論怎樣用力,一滴牛奶也擠不出來,當場被客人們譏笑一頓。」
「第三個故事:
「從前有個呆子,是個禿頭。一天,有個人看到他沒有頭發,就拿梨子打他的頭,打了一個又一個,把呆子的頭都打破,且流出血來。可是呆子默默的忍受,不抵抗,也不避開。
「此時另一個人看到,心裏不忍,就對呆子說:『你為什麼站著挨打?如果不敢回手,也應該避開才是。看你滿頭是血,不怕痛嗎?』
「呆子回答說:『唉!這種人愚癡橫蠻到如此地步,真是太不講理。他以為我頭上沒有頭發,當作一塊石頭,好像可以隨便用梨子來打,豈不知道這是我的頭。終於被打出血。你看,這種無知的人,我對他是沒辦法。』
「另一人聽了,很生氣,就罵呆子說:『你真是笨,難道別人打你,你隻是站著不動,弄得頭破血流,倒不白癡嗎?』」
「第四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娶了一個漂亮的妻子,他對妻子十分恩愛,可是他的妻子卻並不愛他,因為她另外有,她常想拋棄丈夫,去嫁給她所喜歡的男人,於是這個婦人,就趁丈夫不在家的時候,找來一個老婆婆,秘密對她說。
「『我走了以後,請您弄個女屍放在我家裏,我丈夫回來,您就對他說,我已經死了。』
「那老婆婆果然弄了一個女屍放在她家裏。後來她丈夫回來了,果然相信不疑,很悲痛,還在屍體旁邊哭了好久,然後將女屍火葬,把骨灰放在一個袋子裏,並且日日夜夜隨身帶著,以紀念他們過去的愛情。
「至於那個婦人,當時就和她結婚,但是日子久了,又覺得這個男子討厭,又想起原來的丈夫,就跑回來,對她丈夫說:『我是你的妻子,現在回來了。』
「丈夫回答說:『我的妻子早已死了,你是誰呢?為什麼來騙我,說是我的妻子?』妻子雖然再三說明,要求他承認,但是丈夫始終相信他的妻子已死了,總是不肯承認。」
「第五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在路上走得口渴,很想弄些水來以解除口渴,看到遠處熱霧,當作是水,可是走過去一看,卻又不是。後來東找西尋,終於讓他找到一條河流,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很清潔;然而這個人卻隻是呆望著,並不下去喝水。
「別人看得很奇怪,問道:『你口渴找水,現在找到了,為什麼又不喝?』
「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說:『你喝得完這麼多的水嗎?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喝。』
「大家聽了,都笑他。」
「第六個故事:
「有個人,養了七個兒子,其中一個有一天死了,這個人想把死孩子放在家中,卻讓自己和家人離開那所屋子。
「鄰人對他說:『您為什麼不把死了的兒子搬出去埋葬,卻讓活的人離開家中?這個行為太笨拙了。』
「這個人聽了以後,想道:『話是不錯,人死了,應當挑出去埋葬﹔可是叫我怎樣挑出去?隻有這樣,再殺死一個,那就可以成擔挑出去。』
「結果,他真的就再殺死一個兒子,和那死了的兒子湊成一擔,挑到山上去埋葬。」
「第七個故事:
「有個人給國王征去作苦工,作了很長的時間,弄得身體十分瘦弱,國王見他可憐,就賞賜給他一隻死駱駝。他得到以後,就運到家裏剝皮;因為刀很鈍,割不進去。於是在家裏找磨刀石,終於在樓上找得一塊。
「他就這樣上樓磨刀,磨了以後,就到樓下剝駱駝皮。割了幾下,刀又鈍了,又上樓磨刀磨後再到樓下來割。這樣走上走下,跑了多次,使他身體疲勞不已,實在覺得太累。後來他想出一個法子,把駱駝吊上樓去,以便一邊磨刀,一邊來割,他認為這樣作很聰明,可是眾人都笑他笨拙。」
「第八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乘了船過海,一不小心,把一隻銀杯掉落到水中。他立刻用手指在船麵畫個記號,畫了之後,仍舊乘船前進,心中想:『我已經記牢,銀杯是失落在這裏的水裏,以後可根據我所畫的記號打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