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物流係統規劃管理規範(1)(1 / 3)

(第一節)物流投資的可行性分析

一、物流投資可行性分析的內容

物流係統的投資可行性分析,基本上是屬於物流設備的“資本支出分析”。完整的“可行性分析”應包括三個部分:

⑴市場營銷可行性分析。

⑵技術、係統可行性分析。

⑶財務、回收可行性分析。

以下針對第⑶部分提供一般性的基礎分析方法。

二、物流投資可行性分析的步驟

1.物流係統投資方案

物流係統的投資,一般都以“物流中心”作為其評估對象,可分為:

⑴新設DC的方案。

⑵對既有的DC是否繼續或停止的方案研討。

2.新DC方案的類型

而針對新設DC的方案,又可根據其目的的不同,再分為兩種類型:

⑴以營銷競爭為目的。為擴充市場、促進交易、縮短交易期、增加配送頻率,即以物流服務來提升競爭力,往往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⑵以降低物流成本為目的。在維持現在的物流服務水平的前提下,追求整體物流成本之減低。

大部分企業對物流係統的投資欠缺積極性、前瞻性的規劃,因此遠遠落後於其他機能的設備投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物流部門的發言地位較弱。

物流係統的投資效益較差。

物流部門的分析能力、說服力不足等。

針對這種情況,許多高層經營者開始對物流產生認知,並且願意花時間親自考察、交流,其推行的主要步驟是成立專案小組,並擔任“專案小組”的領導人;其次,積極培育企業內優秀物流專業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三、投資經濟性計算

對於投資方案的選擇、評估,應進行“經濟性的分析”(即盡可能量化,且最後都換算成貨幣金額來比較)和“無形要因的分析”等兩方麵來考量,但不能以“無形要因”或許占較大的決策分量為藉口,放棄或忽略“經濟性分析”。以下將以簡單的數字為例,建立起對“投資經濟性計算”的基本理念、架構,這將助於應用在物流係統的投資的方案選擇。

1.複數方案(代替案)的分類

⑴排斥案。各方案都為了達成同一機能,因此隻擇其中之一實行。

⑵獨立案。各方案的目的、機能都不相同,因此隻要有利(並有能力),就能同時采用。

⑶混合方案。企業整體的預算分配問題就是這種形態;即獨立各方案之下,各有其排斥方案的競爭。

2.以“追加利益率”作為“經濟性分析”的指標的理論架構

以下例說明:

⑴資本成本(或稱資金的成本)觀念的建立

例1:各案的投資額與回收額如表4-1所示,資金為以年利率10%借到,哪個更好?

表4-1投資方案表

方案現金支出/萬元1年之後收入/萬元

A案200270

B案300390

C案400496

(下麵的可能的答案,哪種正確?)

比較“利潤額”:(一般的定義)利潤=收入-支出

A案:270-200=70

B案:390-300=90

C案:496-400=96

比較“利潤率”=利潤額/投資額:

A案:70/200=35%

B案:90/300=30%

C案:96/400=24%

比較“純終價”:(Net Final Worth,簡稱NFW或“S”)

A案:SA=270-200(1+10%)=50

B案:SB=390-200(1+10%)=60

C案:SC=496-400(1+10%)=56

期初投資額C0,1年以後的收入R1,利率i%:

則 S=R1-C0(1+i%)

=(R1-C0)-C0?i%

要點:資本的成本扣除後的淨額,才是“真正”的“利潤”,才是合理的尺度,其關係如圖4-1所示。

自有資金的情況:如果自己資金充足,毋須外借,則借入利率為“0”,但也不能用利潤額來比較!自有資金,應作各種長、短期的利用,也就是可供選擇的投資或改善方案,在理論上,其個數無限多。因此,把自有資金投入某一特定方案時,即犧牲了“從其他方案獲得的機會”,也就是考慮“機會成本”。企業決策機構應利用統計,針對本身營運特性,參考金融情勢、景氣動向等,以決定企業適用的“標準利率”(或稱“計算利率”)。

2.獨立方案的選擇問題

⑴若資金不受限製,利率i一定時,則:

求各方案固有的利潤,隻要大於i的,都能采用。

求各案的NFW,隻要為正值,即可采用。

解答:以例1作說明,若三方案互相獨立,則:

YA=35%,YB=30%,YC=24%(都大於10%,三方案都有利)

SA=50,SB=60,SC=56(皆為正值,三方案都有利)

⑵資金受限或利率i增加時,以例2作說明:

8個獨立方案,每個方案可以有“做”與“不做”兩種選擇。因此,全部組合共有28=258種,而以圖4-2表明各案的“固有利潤率”,且按照由大而小的順序排列,則易於分析,隻要獎金充足,且“固有利潤率”大於i者,即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