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計算)利率,又稱為MARR(Minimum Attractive Rate of Return),也就是“取舍率”至少要達到的投資報酬率,其含義是“少於這個基準,則投資案就不具吸引力”的意思。例如:如資金不受限製,則i=10%一定時,采用B,C,F,…,H為止,而如果i漸增,則采用到E為止;如資金受限為250萬元,則采用至A為止;若資金受限為180萬元,則采用至F為止;還餘資金35萬元,雖不足以投資D案,卻可用於次優先的A案(隻需25萬元),也就是在尾端稍做調整。
3.混合方案的選擇問題
⑴資金不受限製,標準利率一定,則在各獨立案之內,在排斥方案當中,選出“NFW”最大的(且須是正值),也就是各選出一案。
⑵若資金受限或利率變動,則應用“追加利潤率”法。
第一步:分別在各獨立案之內,對於其排斥各方案采用“無資格案的整理”。
第二步:將現狀(即不投資)編為“0”案,求各案的追求利潤率,再全體統合,依追加利潤率的大小排列檢查。
4.投資或改善方案
A,B,C,D方案互相獨立,而各獨立案之內,有排斥方案1,2或3(注:本例已先篩選,做完“無資格案的剔除”)說明:
⑴資金受限至3 000萬元止,則D1,B1,……B′3為止,而還原成為:A1,B3,D2。
⑵資金受限至4 000萬元為止,則D1,B1,……C1還原為:A2,B3,C1,D2。
⑶資金受限至5 500萬元止,可以到達C′2,但因低於i%,不利,所以應至A′3即A3,B3,C1,D2。
表4-4給出解答,求各案的追加利潤率。A1至A2所增加的投資部分,可以虛構一個“A2′案”,即A1+A2′成為A2案,同理A2+A3′→A3案。該解答方法亦可用圖4-3表示。
三、物流設備投資可行性分析計算
物流設備投資的回收期間須跨越不同年度,因此,對於“多時點的比較”的對策,上麵的例子,有助於觀念、原則的建立,然而實際的“投資或改善”方案,它的計劃、回收的期間,通常在一年以上,甚至長達5年、10年。因此,對於不同時點的現金流量(指收入、支出的預測),必須做“使能相互比較”的換算,基本上有3種:換算成“現值”、換算成“終值”、換算成“年值”。
(第二節)物流中心與企業物流
一、物流中心
若將物流分成原材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廢棄物物流等幾個階段,則本文所謂“物流中心”,功能偏重於“銷售物流”,主要的功能是將商品集中並分散到零售業或其中間流通部門。在整體流通業中,有聯結上遊製造業到下遊消費者的關鍵性機能;在功能上,除了傳統的采購、儲存、流通加工、配送外,具有現代化經營理念的物流中心,還包括收帳、收集商業信息、顧客服務等工作。
1.物流中心的種類
物流中心可根據許多方式分類,按儲存溫度區分為:
⑴常溫物流中心。
⑵低溫物流中心,又可分為冷藏或冷凍型低溫物流中心。
⑶空調型物流中心。
也有按供應商類別來作區分,也有以配送形態做區分的。
2.物流中心的功能
近年來,物流中心之所以受企業界歡迎,是因為物流中心具有下列不可忽視的功能:
⑴集中處理,提高物流作業效率
以往,企業是由分散在各地製造據點,各自將商品配送到各地的批發(或經銷)商,各中間流通部門再各自將商品逐次送到零售點,這種傳統流通係統通路雜亂,而且因為各自為政、作業量小,效率始終無法提高。物流中心取代中間的流通部門後,商品集中,儲存、流通加工、配送等因素的增加,產生“規模經濟”,作業效率自然提高;更因數量、規模的提高,物流中心可以投資進行物流的自動化、電腦化,改善工作環境,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
⑵專業分工,提高企業經營績效
物流中心建立後,“物流”全由物流中心掌握,批發或經銷體係的人員可以專心地處理“商流”。後者專注於營銷的結果,銷售量可以提高,而前者由於擁有專業化的物流技術,可以迅速交貨,滿足顧客的需求,這種專業分工、互相取長補短的作法,企業經營績效自然會日益提高。
⑶降低庫存,減少資金積壓
以往,企業分散在各地的地區經銷處,都被允許擁有“安全庫存”,來應付顧客緊急的需要,但由於這些庫存地處邊遠,而且數量不多,常有遺失、損壞的情形發生,而且“安全庫存”雖少,但積少成多後,便成為企業的財務負擔。但物流中心成立後,由於其具有迅速補貨的能力,使分散在各地的經銷體係產生安全感,不再願意存在“庫存”,因此安全庫存集中在物流中心,安全量大幅減少,過去因為“安全”所產生的弊病,也完全消失了。
⑷掌握通路,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物流中心的設立,雖不能完全取代經銷商的功能,但由於“物流”可由自己完全掌握,企業掌握通路後,企業也可運用這種力量將流通體係“扁平化”,也就是說,縮短流通通路,降低每個環節附加的增值,並降低在通路上所產生的無謂浪費,例如減少大、中、小經銷商的存貨與營銷費用等。通路的縮短不僅有益於消費者,更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優勢,這種現象稱為流通體係的“工程再造”。
⑸利用物流中心,建立合作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