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物流內部組織架構
一、中級階段組織
⑴20世紀50年代前,通常隻把物流的功能局限在便利和支持工作方麵,因而物流的組織責任遍布整個工廠各部門。這種部門分割的現象,意味著物流方麵的工作缺乏跨職能的協調,從而導致重複和浪費,信息常常被扭曲或延遲,權利界線和責任常常是不清的。
⑵20世紀50年代,經理們終於認識到了要控製好總成本,重組機構,物流才能成為一個一體化的組織。認為所有的功能最終將作為一個單一組織,致力於整個係統的績效方麵的工作的一體化示例已盛行了35年。
⑶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最終的分析,人們日益明確地認識到功能集中的示例也許不是物流一體化最好的方法。於是廠商們就把組織的重點,從功能上轉移到過程上了。此時,廠商們開始檢測物流能力在產生客戶價值總的程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將焦點集中在過程上,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將功能聚到無所不包的組織單元中去的壓力。管好整個物流過程遠比單獨去加強個別的功能更重要。於是,半功能分離而以信息拉動一體化的努力僅集中於物資配送或是物料管理。這種未能將物流經營管理綜合進一體化係統中的原因,部分是由於全神貫注於特定功能的績效上,諸如,訂單處理或采購,它們被視為對傳統運行是至關重要的。中級階段對於總的整合的限製因素在於,缺少跨功能的物流信息係統。作為一項原則,組織整合反應了工廠的信息係統能力。
⑷中級階段的重要性在於物流被單獨挑選出來,並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組織權力和責任的地位上去。這一簡單的動機就是將物流定位到一個更高的組織水平上去,增加它的戰略影響。物資配送具有獨立的地位,因為對廠商來說,客戶服務的績效,對於總體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在中級階段組織中提升到更高的組織領導地位的關鍵團體,通常取決於企業主要業務的性質。
⑸中級階段組織的一個重要點在於物資配送和物料管理的一體化開始被金融界、生產商和市場營銷等對象認可。其他的企業官員僅將這些整合視為一些較之以純粹減少成本或遏製政策做出反應,更多的一些努力而已。一體化單位在中級階段組織中作用尤為突出。中級階段的組織在今天的工業中可看到,它仍能很好地保持作為最能被采納的促進物流的方法。
二、高級階段組織
1.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物流複興的高級階段的組織開始出現了。這個組織結構試圖在一個高層經理的領導下,統一所有的物流功能和運作。高級階段組織結構層次的趨勢是清晰的,它將實際上可操作的許多物流計劃和運作功能歸類於一個權力和責任下,目的是對所有原料和製成產品的運輸和儲存進行戰略管理,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高級階段物流組織方法為指導從原料采購到客戶發送等財務和人力資源的有效應用提供了條理分明的體製結構。這樣,高級階段的物流組織將廠商定位在可以處理采購、生產支持和物資配送之間的利益互換方麵。
2.物流信息係統的快速發展,促進了高級階段組織的形成。信息技術可用來計劃和運作徹底的一體化物流運作係統。高級階段組織的好幾個方麵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⑴物流資源計劃包括了計劃和協調運作管理信息的全部潛力。訂單處理的需要直接產生對建立數據庫的需求。物流資源計劃促進了一體化。計劃是建立在產品/市場預測、訂貨程序、庫存狀況和決定總的任何計劃時期要求的戰略能力基礎上的。
⑵歸類在物流支持下的所有能力被定位為運作服務。這個使總的物流運作一體化的機構,給這些共同的服務確定了方向,重要的是強調物流支持並不是一個職能部門。這個組管理每日的物流工作,它被建設成為矩陣負責製,從而可以在物資配送、生產支持和采購動作之間進行直接的溝通。
⑶物流的每一個領域——采購、生產支持和物資配送——被組合構建成一個獨立的直線運作單元。直線領導的權力和責任可使每一項支持服務在總的一體化物流努力框架內完成。界定好了運作責任的範圍,作為一個動作單位,對製造的支持和對采購及物資配送的支持是同等對待的。每個單元運作是自給自足的,因此,每個單元都有靈活性來適應其各自的運作領域所要求的關鍵服務。另外,由於總的物流活動能在一體化的基礎上被計劃和協調,地區之間就可以進行綜合運作。
3.最高層次的組織是總體計劃和控製。這兩項努力的結果促進了一體化。計劃組關注的是長期的戰略定位,並對物流係統質量改進和重組負責。物流控製的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和客戶服務績效的衡量上,是提供製定管理決策的依據。物流控製程序的開發是綜合物流經營管理最關鍵的領域之一。之所以需要進行精細的衡量,是由於日益強調客戶服務績效。衡量任務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在物流中包含著大量的運作和資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