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物流組織行政管理規範(1)(2 / 2)

三、虛擬結構

⑴虛擬組織的含義要比單純的建立結構的透明度更廣泛。必須注意一個對管理聯盟的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那就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實體,為了共同的目標,既可聯合多種力量,也可使它們解散。

⑵所謂“虛擬”,其實質是,為使公共合作的廠商的核心能力結合起來,用靈活有彈性的方式將它們組織在一起。以對物流服務供給者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可靈活處理的物流能力理念的本質是,使用者在需要時即可獲得,然後在不再長期需要時即可拋棄。靈活處理物流的理念可在專項促銷、季節性和新產品的開發和介紹等領域應用。

⑶當廠商不斷地聯盟而隨後又分解的事實,對透明性和虛擬的強調給以相當程度的可信度。認為過程即是最終的理想物流組織是不確切的,因為有幾個不同的有關組織未來的方案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其中一個最值得考慮的計劃是,正式的層次命令和控製組織結構,將會被非正式的電子網絡,即通常所說的虛擬組織所取代。

⑷一個虛擬組織,不管它是一個總的企業或是一個特定的核心能力,將會作為一個整合績效的提供者而存在,但不作為一個正式組織結構的確認單位。通常,物流工作隊伍間會通過電子通信連接,以整合流程的方式完成這個過程。這些工作隊伍就他們成員的正式組織結構而言,應該是透明的。換句話說,正式的組織圖可以不和實際工作流有關。實際上,物流的未來組織,應該在組織中實行功能分隔,將注意力集中於工作流而不是結構。

⑸完成物流工作的責任將由使用者在組織上定位。在這個意義上,使用者包括那些需要運輸、倉儲、庫存,以及其他物流服務的組織。那些對該物流提供服務的工廠的加入,使整個物流的靈活性和互動性加強。本質上,其最終的結果是授權,遍布於整個企業的每一個組織將會要求它完成物流服務。由此可見反整合的變化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之上的:物流功能不需要組織下達一個特定的命令,也不需要控製結構來有效地協調任務的完成。為了滿足客戶對速度和反應的要求,權力將會下放到下層組織中去,總部主要製定戰略,而把具體動作交由一線完成。組織將會日益發現它們可在沒有命令和控製的組織結構的情況下,抓住整合物流的利益。隻有在思想上和組織結構上都有大的轉變,才能把信息技術利用充分。

⑹由於原有的命令和控製的結構在長期的商業曆史過程中是難以改變的,因此,一些人相信,根本的改變隻有在原來的組織解決方法被徹底拋棄或反整合時才會完成。這種認為,在取得信息技術的好處之前,要求對傳統組織結構進行反整合的信念確認,其實在文獻中已有所記載,將物流分隔的建議是與反整合理論相一致的。如果以功能分隔信息的協調網絡作為現實的物流組織解決方案,那麼,會使物流組織更為緊湊和有效。正如已經一再指出過的那樣,當前 存在的信息技術,已使得電子顯示組織結構和協調行為成為現實。對一些在這一方麵實踐的最好的組織結構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開始時,供應商與其說是在實體上和組織上使分隔的工作相連接,不如說是以電子手段使它們相連接更為恰當。

⑺盡管上麵的這些爭論還未窮盡,但已表明經理們對放棄正式一體化組織的主要關注點。誰都知道改進績效的關鍵在於,電子網絡能提高物流活動的相關性和靈活性,從而比形式上的組織結構更便於協調物流活動。

⑻其實,在為實現一體化要求而提出按功能組織歸類的示例時,信息技術尚未存在。有許多涉及反對功能分隔的爭論:第一,最重要的是害怕分隔將會產生功能固定的危險或分隔物流的短視特征;第二個擔心是怕失去在物流運作中至關重要的規模和範圍,從而導致不經濟性;最後,如果相似類型的工作分布到作用者的組織中而沒有正式的反饋機製的話,就會降低工作標準化和簡易化程度。

⑼從技術方麵看,人們有理由假定,按照在現行的命令式和控製式的安排下,我們當前所理解的形式上的物流組織,是難以繼續存在的。而電子顯示和以信息為基礎的物流工作的網絡,卻能有效地促進一體化的進程。這樣的協調,既能保持一體化績效的主要方麵,又能在實現最大程度的標準化和簡單化方麵,做到知識與技術共享。這樣,不論何時、何地完成的物流工作,都能通過物流網絡的部分信息而為人們所掌控。這種既能分享需求和有效程度有關的公共信息,又能保持地區控製的做法,在更易於提供物流的有效性方麵,遠比當前采用的最好的實踐模型更具有潛力,具有商業功能的組合。它那種不拘形式的網絡,是由信息共享而連結的。

(第二節)集權與分權

一、集權和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