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術創新世界近代史表明,當一國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國際社會通用的一種經濟學概念,其基本含義是指將一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服務引入市場的過程。技術創新可以是建立在一個新的科學發現的基礎之上,采用新工序、新工藝或對各種要素的新組合。技術創新可以是企業以獲利為目的創造性地經營某種商品的新方法,也可以是進行有創造性的綜合。如,日本人通過吸收外來的原有技術加以日本式的新綜合,結果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新技術,靠這種技術迅速占領市場。由此使日本人得出“綜合就是創造”這一著名論斷。技術創新的主要特征在於體現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它異於科學上的發明與發現,突出強調新技術的首次商業性應用。懶螞蟻企業家主張的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分為四個基本階段:即技術創新概念的產生和形成,先進技術的獲得(自己開發,或引進,或引進加開發),技術實施(工程化)和實現商業化(獲得經濟效益)。通過這些步驟的技術創新,使企業的發展具有超前的強大支持。
(2)產品創新產品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而推出具有新功能、新結構、新外觀的產品。以計算機為例,英特爾公司運算速度更高的芯片屬於功能創新;東芝公司生產出筆記本電腦屬於結構創新;蘋果電腦公司推出彩色外殼及富有個性的PC機屬於外觀創新。產品創新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概念。懶螞蟻創新經營理念中產品創新主要包括三個層麵:①核心產品層次的創新。核心產品指顧客由產品的使用、消費所得到的基本利益,它包括功能性用途和非功能性用途,這兩者皆可以進行創新。②形式產品層次的創新。形式產品是核心產品借以體現的具體形式,如質量、特性、款式、包裝、品牌等。③延伸產品層次的創新。延伸產品指顧客購買產品以後可能產生的有關要求,如運送、安裝、調試、使用指導、維修等。產品創新的關鍵在於企業與企業領導者一定要確立產品的創新意識。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認為:“企業的本能就是要使自己的產品過時、變舊。如果我們自己不這樣做,我們的競爭對手會迫使我們的產品成為過時的東西。”要不斷保持產品創新,就必須保持產品開發速度的領先。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最佳策略之一就是要搶在別人前麵淘汰自己的產品。成功企業的經驗證明,誰能領先在市場上推出新產品,及時地更新換代,誰就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成為市場領先者。世界上發達國家特別注重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鑒於此,我國企業要密切注視國際市場動態,敢於將充足的資金和最新技術應用於產品,同時建立一整套具有高效率的產品開發組織結構,把技術開發人員與市場營銷人員,以及生產部門進行混合編隊,使公司員工具備足夠的應變能力,同時也保證組織整體效率的提高,適應產品迅速開發的需要。
(3)市場創新伴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新產品的開發,必然帶來企業對新的市場的開拓與占領。市場創新是技術創新在市場領域的延伸與實現。而決定技術創新的三要素即競爭程度、企業規模與壟斷力量皆與市場創新有關。懶螞蟻企業家的市場創新是指,企業在創新思維指導下,通過引入各種新的市場要素,使其商品化與市場化,以開辟新的市場而進行的市場研究、開發、組織與管理活動。市場創新不同於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它並不改變產品的性能或成本,而是開發潛在需求,使商品的價值得以實現。例如,汽車業、美容業、物業管理、物資配送中心、會計事務所等,過去有的是顧客自己完成的,未形成市場;有的是分散進行的,效率比較低。通過市場創新,配備專門設備、專門人才使顧客願意委托廠商去幹,從而擴大了市場空間。此外,運用新的促銷手段或銷售渠道,刺激消費欲望,提高銷售效率,拓展市場空間,如首先推出郵購業務、郵政儲蓄,大大方便顧客;建立超級市場、倉儲平價商場、網絡直銷等均屬於市場創新範疇。市場創新是企業擴張的關鍵,也是懶螞蟻企業家創新經營管理的重心。
(4)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是順應知識經濟要求的必然選擇。從經驗管理到現代管理,沒有哪一種方法能包打天下。知識經濟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企業所處的環境更加動蕩多變,要求企業管理不斷地創新才能與之相適應。企業家隻有堅持管理創新,才能高瞻遠矚地控製企業發展的節奏,並與市場大環境相合拍。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技術立國的日本,恰恰是忽略了企業管理的創新,因而造成整個經濟增長速度減慢,國際競爭力下降,在多數科技領域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而注重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歐美發達國家,則為歐美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因此,管理創新作為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麵,成為知識經濟的靈魂。世界經濟發展的曆史和國外管理理論的研究表明,當代經濟的發展取決於競爭優勢,決定競爭優勢的主導因素是人才和科技的管理優勢,而決定人才、科技管理優勢的是管理創新。適應急劇變化時代的要求,企業必須不斷地進行管理創新。懶螞蟻企業家認為,未來企業管理的目的不是建立一種固定不變的陳規,而是一種改變的製度,應使創新精神製度化,培養人的一種創新精神。管理要不斷地預測和把握經營環境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變革與創新,從而使管理更富有彈性,這將是現代企業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