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隻不過就是名人,但名人能帶來從眾心理引發的名人效應。名人效應能被企業商家利用後製造轟動的社會宣傳效果。於是,商機出現了,利潤產生了。因此,現代商戰技巧莫不以借助名人為首。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霍夫蘭和沃爾特·韋斯對權威人物的作用曾進行過心理實驗。1951年,世界上還沒有製造出核潛艇,當時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核潛艇不可能問世。霍夫蘭和韋斯在實驗中首先向被測試的A、B兩組展示同一種觀點:可以建造核潛艇。然後他們告訴被測試的A組:這一觀點是美國著名原子能專家奧本海默提出的;而對被測試的B組則說:這種觀點是蘇聯《真理報》提出的。測試的結果是:A組大多數人改變了原先“認為核潛艇不可能問世”的觀點,認為製造核潛艇是可行的;而B組則很少有人改變原觀點。A組改變觀點的人數是B組的四倍。當代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知識的領域已十分廣闊,依靠個人的智力已不可能獨立地通曉一切知識領域,而人們的求知欲又十分強烈,這就必然形成對各領域專家、權威的崇拜心理。這些權威人物的發言自然比一般人有力得多,更容易使人們信服。B組之所以很少有人改變原觀點,這主要是由於前蘇聯《真理報》在美國沒有權威的緣故。借助名人達到目的,商界尤盛。例如,製造力士牌香皂的廠商高價聘用國際著名影星娜塔莎·金絲姬做廣告,金絲姬對廣大電視觀眾說:“我隻用力士牌。”南方製藥廠研製了新藥三九胃泰,為了打開銷路,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李默然為其做廣告,大大地提高了這些產品的知名度。我國化工進出口公司會同上海醫藥工業公司研製的上藥牌920營養發水對脫發有特殊療效。原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在任時愛用此藥。一次,施密特在去美國同裏根總統會談途中,隨行記者發現他的手提文件包內放置了四瓶上藥牌920營養發水。這位記者把自己發現的秘密作了報道。中國媒體也抓住機會,借題發揮,大做文章,並以此事為例大做廣告宣傳,立即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中國920營養發水熱,並被譽為“中國神水”。此後,中國920營養發水的年出口量連年大幅度上升。除了借助名人之外,商界最常見的是借用有名企業的名號和名牌商標。因為這些名企業長期辛辛苦苦蓄積起來的信用、穩固的事業基礎,已牢牢地植根於廣大消費者的心中,因而所顯示的威力是初創企業無法相比的。據美國《工商時報》報道:還未在工商業界立足的人們,白手起家,自己貿然獨立開業時,失敗率高達開業總數的60%,然而借用“有名企業”的名字來開業時,失敗率則隻有4%.因此,在美國普遍流行租用商號使用權的做法。這種做法就是,有名的公司或商號把自己有信譽的名號出租給願意加入聯盟的公司或商號,使他們成為自己連鎖係統的商店或子公司,並運用自己的成功經驗或經營方法對其進行指導。出租名號,形成聯盟,既增強了企業的實力,又讓那些白手起家的企業得到迅速發展。例如,某時裝店在繁華的路段開一間店麵,門前掛著的是大家不熟悉的招牌,這樣無論怎樣宣傳,並不能吸引大量的顧客來光顧。如果租用某知名時裝店的名號並加入聯盟,當招牌一掛出,顧客就會說:哦,某時裝店又在這裏開設了一家分店!店門一開,不需要什麼廣告,顧客就會蜂擁而至。冠生園的創始人冼炳成,早在20世紀20年代時,曾在上海九畝地(今露香園一帶)挑著食品設攤,出售自製的陳皮梅、牛肉幹等零食小吃。一天,冼炳成從報紙上看到香港一家冠生園食品店歇業的消息,他便借用了這家食品店的名號。香港冠生園食品店在當時很有影響,冼炳成使用商標紙做包裝後,便給人一種香港冠生園在上海設立了分店的印象。冼炳成通過一番努力,事業很快得到發展,先後在漢口、武昌、南京、杭州、廬山、天津開設分店。後來,他以重慶為中心,分別向昆明、貴陽、成都、瀘州等西南城市發展,一些著名產品還遠銷東南亞,為中國的食品工業贏得了國際聲譽。名能生利,借名釣利,是成熟的經營者懂得的並巧妙使用的謀略,借用典故、故事、傳說來為商品揚名的事例舉不勝舉。如“孔府家酒”、“透瓶香”、“黃鶴樓”等酒類商標,莫不是“借名釣利”謀略的運用。“留園”,這家東京最馳名的中國飯店,更是把借名釣利的謀略發揮得淋漓盡致。當點心栗子麵窩窩頭端上席麵時,主人向客人們介紹說:這是慈禧太後愛吃的窩窩頭。當年是深宮禁苑的禦食,如今卻為尋常百姓所享用,而且這種點心的製作方法傳到了東瀛。食客們聽到介紹後,無不以爭先享用皇家美食為幸事。最能反映經營智慧的,莫過於借別人的車超過別人。借助名人、名牌效應,為自己創富是另一種創新。但借助名牌容易侵權,因此隻能借其名,而不能借其實,所以更要巧借。以高明的智慧,借得他人之名為自己生財,是使企業獲得成功的一條重要途徑。
2.借名揚名,巧謀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