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在懵懵懂懂中來臨。在放學歸來的路上,人們總能見到手拿書本的女孩兒素衫素裙,低著頭匆匆而過……
12歲的女孩兒,在成年人的眼裏,還全然是個無憂無慮的假小子:節假日裏,整日和男孩子們一起上樹掏鳥,下河摸魚。有時,女孩兒也會安靜地斜躺在門前的老槐樹上看書,隱隱聽見母親喊她吃飯的聲音,便慌慌張張地先扔下書,哧溜一下沿著樹皮滑下樹來,看著肚皮上劃破的傷哀,也顧不上心疼,就撿起書,一溜煙地跑回家去。
女孩兒已是初二的學生了,她上學早,又跳過級。這會兒她正拔個子,整個人黑黑瘦瘦的,走起路來卻咚然有聲。小小的瓜子臉上,最奪目的,就是那雙黑亮聰慧的大眼睛。女孩兒從一上學就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小嘴兒特能說。每每女孩兒課間去教研室,一屋老師的話茬都勝不了她,其中的一個老師便會喜愛地嗔怒道:“滾!”“滾就滾。”女孩兒倚門笑著說,話音未落,人早已跑得沒影了。她知道父親是老師們的上級,老師們也偏愛她。
女孩兒最大的煩惱,就是上課管不住自個兒,不住的要偷看小說。女孩兒家中藏書很多,這些書令女孩非常癡迷。一段時間,女孩兒曾發自內心地祈禱那些好書從這個世界消失,那該多好!好在女孩悟性好,對學習的興趣絲毫未減,各科成績依然能在年級名列前茅,因此老師和家長對她也並不多加約束。
那時正批“四人幫”。女孩兒也參加了校宣傳隊。雖然不是女一號,但依然很賣力。班上一個叫川的男孩是宣傳隊的主力隊員。每次出場都是一片喝彩聲。“他是我們班班長”,女孩兒不無驕傲地對別人說。
一天正上課,同桌的女生輕輕碰碰女孩兒悄悄說:“川又在盯著你看呢。”
女孩兒將信將疑地回眸時,正碰上川眼睛亮亮地看她。川因目光的躲閃不及,羞紅了臉。女孩兒再回過頭來聽課時,便有些分心。因為川的注視,女孩兒心情好極了,甚至有些洋洋得意。這樣幾次回首幾次目光相遇後,川就成了女孩兒心中甜蜜的秘密。川是個聰明能幹的男孩子,少年老成的樣子,14歲。
升學考試在即,女孩兒的爸爸媽媽天天都要在飯桌上講要爭氣的大小道理,聽得女孩很煩。班主任老師是個白頭發的藹然老者,自是早已洞察女孩兒和川間頻繁借書還書的用意,卻不點破,隻是給女孩兒和川加大了作業量和練習題的難度。他還說,你們是學校的希望,為學校爭光就靠你們了。直說得兩個孩子心裏熱乎乎的,且為自己也寄予厚望,多少在家長和同學麵前有些矜持和飄飄然。女孩兒是順毛驢,真的開始用功起來,她想和川一起考上重點高中。其實,這期間,因為有同學說她和川好,他們早就人前互不搭理了。
於人後,他們也一樣在偶遇時紅著臉匆匆避開。開始時是遊戲,是佯裝,但到後來,就成了習慣,成了一盤不好打破的僵局。就像鍘刀,長時間不開啟,使被時光鏽住了。
暑假裏,母親拿著重點中學的通知書找到女孩時,女孩正獨坐在小河邊傷心落淚。這會兒,她開始後悔讓閑書誤了功課,開始後悔有時因為川而有過分心,推想自己大概與重點高中無緣了。知道自己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她夢想的中學時,女孩兒狂喜地撲進母親的懷裏,剛才所有的不自信、所有的後悔與傷心,一下子都付諸流水!
川又成了女孩兒的同學,但女孩兒此時正被新人新事新知識鼓蕩得神采飛揚,川在她的生活中,早失去了分量。
女孩兒現在快有媽媽高了,蛹化成蝶般已出落成一個白淨、苗條、靈秀的高中生。青春就在懵懵懂懂中來臨。在放學歸來的路上,人們總能見到手拿書本的女孩兒素衫素裙,低著頭匆匆而過……再過幾個月,女孩就滿14歲了。
李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