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兩種銷售員的差別不僅僅在於此,在後期他們之間的差距會明顯的拉開,以產品為中心的銷售員獲得的利益隻是眼前的、暫時的,在一定的銷售階段,他銷售業績上升的幾率將會非常的小。以客戶為中心的銷售員則會有所不同,由於在第一次銷售的過程中已經在客戶的心理得到了客戶的認同,這樣的客戶將會成為他的長久客戶,不僅如此,以這樣的方式獲得的客戶還會為銷售員帶來新的客戶,就像是雪上滾下的雪球,他會越滾越大,在一定階段,他的銷售業績會穩步的上升。
所以,這裏我們可以證明的是,在和客戶進行溝通語言表達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客戶放在銷售的中心位置,讓客戶充分的感覺到“他是你工作的中心”的優越感,不要刻意的以自己的產品為談話的中心,除非客戶要求談產品。
【案例分析】
紅傑和小王是一家汽保生產廠家的銷售員,這家汽保生產廠在整個中原地區已經是首屈一指,紅傑和小王負責的是中原西部的汽保用品銷售工作。
一天他們得知有一家4S店準備要近期開業,正在積極地做售後維修站的籌備工作,於是他們高高興興地去拜訪這家店,來到了這家4S店的門口紅傑說自己去買包煙,讓小王先去,待會在門口見。
於是小王敲開了總經理辦公室的門,小王進門後進行了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後就滔滔不絕的開始介紹自己的產品是如何如何的好、售後服務是如何如何的完善、如果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等,這位總經理聽了這樣的話很是反感,於是讓人把小王轟了出來。
小王出來遇見了去買煙的紅傑,把自己所受的委屈給紅傑說了一遍,說那個經理不領情、沒有人情味等等,紅傑說:“哪我去試試吧!”
紅傑來到大廳向前台說明了情況,並在職務欄上看到了總經理的名字,這位經理聽說又來了一位推銷同一種產品的銷售員,本來不打算約見,可他又想聽聽這位銷售員會耍出什麼樣的花招,於是約見了紅傑。
紅傑見到這位經理後並沒有直接介紹自己的產品,而是很有禮貌的遞上名片和自我介紹,然後感謝李經理在百忙之中能夠約見自己,繼而說了一些讚美和恭維的話,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很謙虛的談了4S店售後的建立需要注意些什麼等,而對自己的產品說的卻非常少,可這時的趙經理還是一副非常冷淡的樣子,紅傑看到這種情況覺得現在要成交的話可能會非常的難,不免有些失落,但他還是非常誠懇的說:
“謝謝您李經理能夠給我這次談話的機會,雖然我知道我完全能夠幫您建立好一個完美的售後服務站,讓您的服務站在完美的規劃和保障中順暢的運行,可是我想可能是我的表達能力實在太差了,我給您留一份資料,我想我現在應該告辭了!”
這時李經理的態度突然好了起來,很溫和的說:
“你先別走嘛!我想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服務站的規劃及汽保運用!”
就這樣,李經理最後購買了紅傑的汽保產品。
小王為什麼被轟了出去呢?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向客戶表述的過程中,總是以自己的產品為中心,忽視了客戶的需求,沒有為客戶著想,客戶認為:“你的工作純粹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我服務”,在這種心理的前提下,客戶除了產生很強烈的戒備心態外還會有一定的抵觸感。
紅傑的成功很顯然,他處處為客戶著想,想客戶之所想、設客戶之所設,在紅傑表達完之後客戶的表現雖然很是冷淡,但是在紅傑提出要告辭的最後一刻,客戶馬上覺得紅傑所說的一切都是在為自己著想,“他的工作是以我為中心的”,在這種心理的趨勢下,客戶已經沒有理由在去懷疑紅傑了。
【巧手點金】
以客戶為中心的表達是一種對客戶的尊重,同時也是贏得客戶認可的一種技巧。在向客戶表達自己的語言時,一定要注意的位置,我們是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的,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要讓客戶獲得充分的優越感,我們需要做到的是:
第一、建立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心態。在與客戶溝通的每一句話中盡量的體現我們是處處為客戶著想的,客戶著急時,我會比客戶更著急。比如:客戶的產品在我們這裏維修時問到產品的維修狀況,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客戶:“我們已經找了我們這裏最好的專家在檢測您的產品……”等。
第二、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銷售員在一些細節上要做的更為周到,比如在與客戶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客戶的茶杯裏沒有水了,這時應該馬上主動地給客戶倒水,這會讓客戶覺得你時刻在關心著他,同樣也會讓客戶獲得一種優越感。
第三、想客戶未想。客戶在需要一種產品時,他可能隻是出於單方麵的需求,而一件產品則往往具有很多的功能,表述一些客戶需要但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優勢,有時也會打動客戶,但這種表述得最好效果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表達。
技巧17:用適當的發問引導客戶說下去
【經典回顧】
我們知道,一個有效的溝通是需要雙方的相互交流才能夠進行下去的,但是,有時候我們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客戶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不願意說很多的話,因此我們也無法了解到客戶的真正需求,這將會給我們的溝通造成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