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品牌管理:獨霸市場風雲(4)(2 / 2)

更值得生產經營者注意的是,你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終究會受到無情法律的製裁。經商者隻要不聾不瞎,就不難看到報紙上、電視上,就不難聽到電台上、廣告裏經常報導的執法人員沒收、查封、銷毀假冒偽劣產品。作為經營者,尤其是初涉商場的經商者,若也幹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勾當,弄不好被執法人員“拿出來曬曬太陽”,得個“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結果,更慘的則會被“繩之以法”,嚐嚐“鐵門、鐵窗、鐵鎖鏈”的苦澀生活。比如前一個時期,報紙上曾報道過的杭州中意乳製品廠自1991年-1992年5月,大肆製造偽劣產品達33種,共計4142噸,銷售額3295萬餘元,非法獲利516萬元的醜行。請看他們的做法是多麼的怵目驚心,豈能不引起消費者的憤懣!

其一:製售假藥。這個廠製售的假藥有人參飲品、衝飲西洋參、衝飲雙寶素三種,計924噸。生產上述藥品該廠總共僅用去西洋參1.5千克。若按該廠規定含西洋參配方萬分之一的比例計算,也隻能生產15噸藥品,而其餘909噸藥根本不含西洋參成分。

其二:製造假加藥食品。該廠生產的人參樂口福、參參樂口福、西洋參樂口福、人參麥乳品、花旗參茶、蜂皇乳品等加藥食品,經檢驗根本不含人參成分。

其三:製造假營養食品。該廠製售的假營養食品有雙寶樂口福、八寶樂口福、桂圓樂口福、荔枝樂口福、蜂蜜樂口福、銀耳品、蛋奶品、豐豐增長奶粉、椰奶等16個品種,共計1308噸。

最終,他們受到了法律的嚴厲製裁。企業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嚴厲處罰,沒收了全部非法所得,吊銷其《衛生許可證》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停產整頓,並依法追究該廠法人代表、廠長的刑事責任。

在商場上,以坑人開始,勢必以害己告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靠製假販假,不是長久的賺錢發財之計,更不是發家致富的門路,到頭來必受法律的製裁。杭州中意乳品廠在經營管理上的做法,值得現在走向市場的經營者引以為戒。

現在,我們國家正在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也就告訴每一個參與市場的經營者,不應該把片麵地追求金錢與利潤作為自己經營活動乃至人生的唯一目的。經營者之所以在自己的經營活動中樂於搞製假販假,最重要的是被製假販假能夠獲得高額利潤所誘惑。別人的產品出名了,成了名牌,打打別人的牌子,打打別人的旗號,自己的劣質產品也可以當名牌出售,高額的附加值就有了,何樂而不為?別人店裏經銷的正宗名牌產品,進價高,我進劣質品當名牌賣,蒙你顧客,使你花了眼,進價比你低得多,賣價跟你一樣,或比你稍低,拉走了你的顧客,取得的利潤比你高,何樂而不為?假若經營者“利”字當頭,那麼違法的事都可能幹出來,製假販假也就不例外了。

做廣告是經營者促銷的主要方式,說實話是廣告的命根。做廣告隻要實事求是,說實話不虛誇,再加上構思新穎,形象鮮明,是能起促銷作用的。西方許多企業都信奉一句名言:“最好的廣告就是滿意的顧客”。日本產品能打入並占領美國市場,除了產品質優價廉和瞄準市場的時機外,開展大規模的攻勢也起了相當的作用。如在1969年,美國汽車公司花了1200萬美元推銷了27萬輛汽車,而豐田花了1850萬美元反銷售13萬輛汽車,日本人在每輛車上花的廣告費顯然大大超過了美國競爭者。廣告都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設計,以迎合美國人的愛好和取悅於美國人。日本人的廣告不吹牛,不虛誇,按照產品質量如實介紹,許諾的服務也說到做到,使買汽車的美國人感到放心。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千萬不可玩做“假廣告”的把戲,來蒙騙消費者。倘若經營者視廣告“命根”於不顧,砸的隻能是自己的生意。

最後,告誡每一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經營者,必須守法經營,多動動腦筋,多在自己的生產經營領域裏重視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多在改進品種、設計上下功夫,多在自己全方位優質服務上下功夫,在公平競爭中求發展,切不可把製假販假看作是一條發財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