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質量是企業的感覺,是理論上的數據,但更是顧客心中的標尺和對商家的認可承度。如何保持產品質量,並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使顧客對之滿意是保持品牌旺盛活力的重要手段。
其實有時候質量越高並不一定符合消費者的需要,質量過高還可能形成質量過剩。例如曆史上可口可樂公司曾一度放棄老配方、采用質量和品牌都是一層的新配方,結果耗時長達兩年多,耗資高達枷萬美元,新配方的測試效果也確實令可口可樂公司振奮,但好景不長,不久以後可口可樂的形勢急轉之下,先是人們搶購老可樂,繼而憤怒的公眾給公司打投訴電話,寫投訴信,最後竟然成立了“老可口可樂愛好者聯合會”,散發印有抗議字樣的T恤衫,並威脅要法庭見。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成為當時美國的頭號新聞。
百事可樂也趁可口可樂公司窮於應付之機,利用各種策略進行品牌宣傳,搶占了許多屬於可口可樂公司的市場份額,兩個月後,可口可樂公司不得不宣布放棄新配方,繼續使用原配方。可見產品的質量應該以符合消費者的需要為標準,否則,再“好”也不能算是好質量。
產品質量,在保證顧客滿意的同時,是不是也有其固有的物理化學指標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一般而言,下列幾個標準是消費者首選的標準。第一是安全性標準,安全是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最基本的要求。很難想象刹車容易失靈的汽車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第二是耐用性,消費者一般都較實際,較容易選用耐用的產品。當然耐用性要有一定尺度。如製造出來的價格昂貴的能穿20年不壞的皮鞋不一定能贏得多少的消費者。第三新穎性,喜新厭舊似乎是人類的特點之一,新穎性能使消費者產生美好的視覺方麵的效果。
總之,企業應將產品質量麵向消費者,注意質量需求的層次與滿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質量過剩”,反而出力不討好。
(3)注重售後服務——為品牌塗脂抹粉
在現代商品大潮中,質量無疑是殺手利劍,但光有質量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服務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在產品品牌樹立之後,再以良好的信譽服務,無疑是錦上添花,妙趣橫生。
在國內,海爾等企業率先在中國實行及時、高效、完美和顧客百分百的滿意度服務,在市場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例如海爾的“一個電話,就保證用戶在24小時內用上空調”的服務承諾,在空調市場上出盡了風頭。在國際市場上,IBM公司更是堅持不懈地貫徹“IBM就是服務”的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公司堅持最佳服務的競爭原則,積累起了IBM的品牌聲譽,被譽為“藍色巨人”。在一次大停電事故中,空調、電梯、照明一概失靈,IBM員工卻身背各種配件,不辭辛苦地攀登高層大樓,為顧客維修設備。
IBM公司的服務是一流的,其服務也是多方位的,他們努力向用戶提供一整套計算機應用體係,包括硬件、軟件、安裝、調試、傳授使用方法以及維修技術等一係列附加服務,使用戶一次購買就可以滿足全部要求,許多客戶之所以願意購買IBM的產品,就是因為使用IBM的產品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可以獲得最佳的全方位服務。
另外,企業的售後服務不僅要針對各種耐用消費品,如果你是一家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廠家,你更須注意這方麵的服務。例如日本資生堂公司,這是一家美容化妝品公司,為了打開美國市場,他們推出一係列迎合美國婦女愛好、包裝精良、使用方便、氣味高雅的美容化妝品,同時以優質的服務取勝,他們不僅待客親切有禮、服務周到,而且還免費提供臉部按摩,耐心為顧客講授美容方法,甚至記得打電話祝賀顧客生日快樂。
服務質量是質量競爭中最後一個領域,因為各公司的產品質量等硬件都無可挑剔時,挑剔的“上帝”會把眼光轉向服務質量這個軟件,服務質量低劣,你無疑是把顧客拒之門外,你也無疑關上了企業興盛之門。
六、製假販假,就是砸自己的牌子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在今天的商場,經營者麵臨著的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製,麵臨著入世的大好機遇和挑戰,在尋求發家致富賺錢發財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有一條正規的道路,那就是在法律約束下合理合法地經營。經營者千萬不能做出與各種法律相悖的事情來,像在經營活動中經營者為了牟取私利,製造假冒偽劣產品、販賣假冒偽劣商品的活動,坑害了消費者、坑害了顧客,雖一時賺取了利潤,但終究要受到法律的應有製裁。
也許有許多經營者認為,現在的年月,守法經營“吃虧”,“歪路生財”致富,抱這種想法的人就大錯特錯了。試想你靠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能在市場上站得住腳嗎?你也可能會一時蒙住貪占便宜的消費者,但卻不可能長久地占領市場。銷售商也一樣,顧客在你的店裏,在你的攤位上上一回當,就會警覺起來,不再光顧你的店、你的攤。也許你會這樣想,我一天騙一個人,我這輩子也才騙全中國人的多少多少分之一,簡直是微不足道,這樣就會更錯。記得聰明透頂的猶太商人曾說過商道上有這樣一個宇宙法律,說空氣中氮氣跟氧氣的比例是78:22,而在商店裏,尤其是中小商店裏,回頭客掏錢買東西與生顧客掏錢買東西的比例也是78:22。可見回頭客光顧商店的機會要多得多,你用假冒偽劣產品欺騙他,他也就會毫不客氣地離你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