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信息管理:把信息變成鈔票(1)(2 / 3)

現實生活中,非常事件可以使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突然變化,重視搜集和了解有關信息,並把它當做市場預測時的一項重要內容,不但可以使經營者避免意外的損失,有時反而可以成為有利的市場機會。

不過,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還應明白,收集信息應包括廣義的、來自各方的信息,且不可隻收集具體的經濟信息,看起來是信息靈通,而對其它方麵的事情則不太感興趣,實際上還隻是閉目塞聽。在這裏強調這個,是因為在我國現階段,整個國家正處於轉軌時期,政策變化與經濟的關係尤為密切,許多市場上的波動(如價格波動)。都是由政策的變動或行政的幹預所引起的,而並非市場經濟自然調節的結果。毫無疑問,假若經營者隻顧埋頭進行具體經營,成天沉浸於自己的買入或賣出,盈利多少,資金周轉等等具體的事情而對當時的形勢不聞不問,購進一批因政策變動而即將大幅度降價的商品或貨物,那麼肯定蝕本。

話還得說回來,經營活動就整體而言是複雜多變的,對於經營者來說,經營活動的每一步驟都不能出差錯,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而且任何可能出現對自己不利的情況都必須考慮到。經營者要使自己的生意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與經營有關的信息,隻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上站住腳,賺到錢。忽略了信息,就如同盲人走路,聾子聽音,既看不到,也聽不到,真可謂閉目塞聽,這樣的經營者那有不敗的道理?有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意不錯,沒有必要收集信息,這是非常短見的,有這種想法的人,離失敗已不遠了。

二、眼觀六路,信息就在眼皮底下

要想在入世後,公司發展有個新突破,在競爭中勝人一籌,必須要回答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找到有用的信息?我們的勸告是:希望你像大偵探一樣四處找目標。

作為公司經濟活動的最高組織者——老板,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重視和依靠信息來開展全部工作。同時,有高度靈敏信息意識。同樣的信息,有的老板會立即意識到它的巨大價值,而有的老板則熟視無睹。因而,有的老板可以把握時機,做出正確決策,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而有些老板則常常白白失去一個又一個大好機會,這就是信息意識的差異。所以,信息意識的強弱,利用信息能力的高低,已成為衡量公司老板是否稱職的重要標誌之一。

(1)從報紙刊物上獲得信息以成“報發戶”

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因為報紙、雜誌,政府的公報、簡報、通知等材料,利於收集從宏觀到微觀的指導性信息,它們反映的問題真實,有典型意義,有利於了解經營者之間的競爭信息。這種信息本小利大,是重要的獲取信息的渠道。

因為這方麵資料來源很多,因此必須運用有效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如果無目的收集資料,分析時就會感到無從下手。出版刊物所提供的信息雖有一定的缺陷,卻可以補充其他信息來源的不足,而且經過有效的處理後,會更有價值。

行業雜誌是有價值的信息來源之一。它經常刊登有關市場預測、競爭對手和顧客需求情況的文章,也有新產品介紹,顧客對產品的評價等欄目。因此經營者對這些文章進行係統地分類整理,當需要有關自己利益的信息時,就可以從整理過的材料中找到相應的重要內容。

經營者不僅要在市場上尋覓信息,而且要善於從已獲取的信息中發現“冷門”,一旦進了這個“冷門”就等於進了“財門”。

黑龍江聯合肉類公司的老板邱明在一天閱報時看到:蒙古最近發現了疑是瘟疫的病例。這則消息在五花八門的新聞報道中很不起眼,注意的人不多。但邱明卻想到,如果蒙古真的發生了瘟疫,一定會從內蒙古和黑龍江邊境傳入中國。這兩個省是中國肉類供應基地,一旦有瘟疫發生,肉類供應一定成問題,肉價也一定猛漲。他派自己的醫生去蒙古證實了疫情後,就馬上集中資金購買內蒙古和黑龍江的肉牛和生豬,及時運到河北等地儲存起來。不久,瘟疫果然蔓延到內蒙古和黑龍江。於是,中國的肉價飛漲。邱明把這批肉牛和生豬高價拋出來。這一筆生意,他淨賺了900萬元。邱明正是從報紙上一條極不起眼的信息創造了他事業中一個輝煌的時刻。

由報刊而發家致富的“報”發戶日見多矣。河南的一位農民十多年來,投資4000多元,累計訂閱報刊410種,他從報上獲得信息,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培育成功印尼菠菜、法國大蔥等12個蔬菜品種,獲利十幾萬元,成了頗有名氣的“報發戶”。

搞農副業生產,墨守成規,靠老經驗辦事,現在已經行不通了。應該學習新經驗,靠科技致富,靠智力發家,各種報刊則是溝通信息,傳播知識的重要工具。近幾年來,許多農民利用從報刊上獲得的大量信息、知識,實行科學種田和發展多種經營,成了農村中的“報發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