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絕代佳人(1 / 2)

李子儀、張曉月等三人走上長橋,便像走入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裏,風拂碧水,林樹爭豔,州上的亭台樓閣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小橋流水掩映於枝青葉秀之中,粼波瀲灩,絢麗多姿。

小州屈曲若半月,假山瀑布,飛濺而下,猶如山水畫卷。房舍間奇花異草,花浪輕翻,州沿處長廊環繞,質樸古雅,蜿蜒曲折,與通幽的小徑接連,使人想到能漫步其上,必是流連難舍、逸興湍飛。觀其居知其人,由此推之,可見這美麗的女主人如何超凡脫俗。

林木掩映中,穿過了一條修竹曲徑和經過了兩個避雨小亭後,來到一座庭院前的空地,此處擺放著數以千記的盆菊,分有平瓣、匙瓣、管瓣、桂瓣和畸瓣五大類四十四種花型;花色分為黃、白、綠、紫、紅、粉紅、雙色、間色八大色係,葉的形態尚有正葉、深刻正葉、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八類;清雅高潔,花形優美、色彩絢麗,宛若菊花仙府。

花海中穿插著文人墨客、江湖豪傑、以及來訪的遊人絡繹不絕,欣賞著佳人獨巨匠心的鍾愛。李子儀等亦被眼前美景所引,陶醉般地靜望各種各色的盆花。過了良久,兩名俏丫鬟由院內走出,向著眾人道:“我家小姐有請諸位訪客進內院客廳一聚。”言罷盈盈轉身,前麵領路。

眾人聞聲雀動不已,談笑聲聲,爭先恐後跟隨著兩名丫環向院內走去,迫不及待想一睹佳人絕代風姿和才藝。這座樓房以白石建成,掩映在花叢草樹之間,形式古雅,彷佛仙境中的蓬萊樓閣,裏麵住的是永生不死的美麗仙子。

步上登樓的石階,門內有個供客人擺放衣物和兵器的精致玄關,兩名美婢早恭候於此,殷勤服侍。顯然這才女不歡喜有人帶劍進入她的秀闥。

諸事停當後,眾人進入大廳。李子儀環目一看,這座大廳甚是寬廣,裝飾得高雅優美,最具特色處是不設平居般偌大的桌椅,代以一排排一尺高的長幾,幾桌上放有茶具,旁邊是丈長的地席,供眾客人坐具而用。廳內放滿奇秀的盤栽,皆為菊中的獨特,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可謂花中罕見之菊。花朵宛如一團團火焰,又若天邊那絢麗多彩的晚霞難怪晉代陶淵明特別溺愛菊花;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其中一邊大牆處掛著一幅巨型仕女人物帛畫,輕敷薄彩,雅淡清逸,恰如其份地襯起女主人的才情氣質。畫中隱隱繡著幾個字跡:一曲肝腸寒,煙花為歌冰做琴。畫卷外篇左麵亦有半副書聯:“摯飛龍,初覓俠路,笑看前塵如煙。”字體錦繡,淡雅飄逸,應出於女子的手筆;卻不知何以缺了下聯?

此時廳內左右八組幾榻上有六組坐了人,每組由十人至二十人不等,十多人都是低聲交談,似怕驚擾了女主人的清幽,引起絲毫不悅。

李子儀站在張曉月的身旁,望著畫卷怔怔出神,似在尋思書聯意境,耳畔驀地響起熟悉喚聲:“思羽兄,原來你早來哩!”李子儀驀然回首,麵前閃出仙子的容顏,同樣女伴男裝,卻有股獨特的仙韻,她的身後站著一位英俊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小邪王蕭玉川。後者麵帶笑容,但瀟灑的嘴猶邊掛著一股邪氣,別有魅力。接著似有意道:“李兄,我們又見麵了。”

李子儀見到仙子本來很是開心,但見到她和蕭玉川同來,昨日更又推卻了自己的相陪,心中隱隱作氣。心忖:她原來拒絕我的陪同,說有要事去做不宜有伴,卻與此人同來,何必隱瞞於人多找借口,仙子不過如此。當下不以為然道:“蕭兄,難得有此雅興,當真返璞歸真了。”

蕭玉川還待說話,兩名美俾打斷談話,忙過來請幾位入席做好,她家小姐馬上便要到來。這時隻有位於那幅仕女巨畫下的一張掛著薄紗繡簾的榻子空著,想來應是才女李紫嫣的位子了。

李子儀與張曉月,林平南坐在左邊第二排偏下,蕭玉川則坐往右麵第二排中位,與君相對而視,充滿棋逢敵手的淋漓感覺。二人之間不但有著三月之後的生死之約,更是“情敵”見麵,份外眼紅。好在仙子沒有坐在二人任何一旁,而是居上席正與幾位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傾談,使二人的“火藥味”稍減些,不至於麵子上太難堪。

身旁的張曉月忽地湊過來道:“思羽哥,師姑娘張得可真美啊,就像天上仙女一般,和紫嫣姐姐當真春花秋月分不出誰更勝半籌!”

李子儀正要答話,環佩聲響,一名絕色美女的倩影,在四婢擁持下,由內步進入廳內,眾人連忙看去,腦際轟然一震,泛起驚豔的震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