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科學管理原理》(1)(2 / 3)

泰勒認為標準化操作方法的製定是企業管理的首要職責,同時製定並實施一種鼓勵性的計件工資報酬製度。

所謂鼓勵性的計件工資報酬製度實際上指的是實行有差別的計件工資製,以此來督促和鼓勵工人完成或超過定額;工人和雇主雙方都必須來一次“心理革命”,即工人和雇主兩方麵都必須認識到提高勞動生產率對雙方都有利,勞資雙方必須變相互指責、懷疑、對抗為互相信任,共同為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努力;把計劃職能(管理職能)同執行職能(實際操作)分開,變原來的經驗工作方法為科學工作方法。把以前由工人承擔的工作分成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計劃職能歸企業管理者,而現場的工人則從事執行職能,即按照計劃部門製定的操作方法和指令,使用規定的標準化工具,來代替經驗的工作方法;實行職能工長製,泰勒認為,為了使工長能夠有效地履行職責,必須把管理工作細分,每個工長隻承擔一種職能,這種思想為以後職能部門的建立和管理專業化打下了基礎;在管理控製上實行例外原則,就是說,上級管理人員把一般日常事務授權給下級管理人員去處理,而自己隻保留對例外事項的決策和監督權。

《科學管理原理》掀起了一場企業管理變革,引起了當時美國企業界和管理學界的廣泛關注,泰勒所倡導的科學管理製度被稱為“泰勒製”,激起了人們研究和發展科學管理方法的熱情。在管理理論發展史中,這本書被公認為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它標誌著一個全新的管理時代的來臨,使得西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早期工廠管理實踐向科學管理邁進了一大步。時至今日,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還被奉為管理人員不可不知的經典讀物。

內容梗概

本書不僅提出了許多科學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而且還闡述了許多管理思想,概括起來,本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管理思想、管理內容和管理方法。

一、科學管理的基本思想

1專業分工思想

泰勒的專業分工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1工人的勞動分工

在對工人進行分工時,以工人的體力和智力方麵的因素為依據,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強項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最佳狀態,從而達到提高整個企業生產效率的目的。

2管理職能的分工

應把管理職能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一項專門的工作,並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來擔任這項工作。其次,對管理人員還要進行職責分工,使每個管理人員都隻執行某一項或某幾項特定的管理職能,最高管理者隻承擔企業重大或例外事項的處理,以明確責任,提高管理效率。

2標準化思想

操作方法、作業量或作業速度以及作業條件等都需要標準化。標準化思想是同最優化思想密切聯係的,最優化思想的貫徹為提高生產效率找到了科學的方法,標準化思想的貫徹則是把科學的方法和條件形成管理的要求,從而使之順利實施。

3最優化思想

在標準的生產條件下,尋求一種最優的工作方法,使生產效率達到最優化,這就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要達到的最優化。泰勒提出,時間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定最優的工時定額,動作研究的目的在於尋求一種達到最優工時定額的最優操作方法。他認為將這兩項研究運用到生產過程中,就能達到最優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