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人們尋求安全和穩定的另一較大的表現方麵是:人們普遍喜愛熟悉的事物,而非不熟悉的事物;已知的事物,而非未知的事物。人們傾向於信奉某種宗教或世界哲學以把宇宙和人類組合成一種意義上的令人滿意的和諧整體,這種傾向也部分地受到了安全需要的激勵。可以這樣講:一般而言,科學和哲學都部分地受到了安全需要的激勵。此外,安全需要還被看做是在緊急情況下,即戰爭、疾病、自然災害、犯罪浪潮、社會騷亂、神經症、腦損傷或長期處於逆境下的調動機體能源的主要積極因素。馬斯洛認為,在現實社會中有些患症的成人,其安全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同缺乏安全感的兒童一樣,隻是成人的表現有些不同。
3社交的需要
人對於友誼、愛情和歸屬的需要屬於社交的需要屬於社交的需要。馬斯洛認為,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人們便希望得到友誼和愛情,希望受到集體的接納和幫助。當一個人孤立無援時,他將前所未有地、強烈地感受到朋友、情人、妻子或孩子不在身邊的寂寞,產生與人廣泛交往的欲望,換言之,他總是要在群體中找到一個位置,並竭盡全力達到這個目的。此時,他希望得到一個位置的心理需要勝過其他一切。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看待友誼、愛情和可能的性欲表現時,均有一種矛盾的心理,習慣上要受到許多清規戒律的束縛。所有的精神病理學理論家都認為,社交的需要受到挫傷在精神病理中是最常見的核心問題。愛的需要受挫傷是順應不良的基礎。
愛的需要由愛和被愛兩個方麵組成。有一點必須強調:愛不是性欲的同義詞。性欲可以作為純粹的生理需要來理解,而愛是一種心理需要。通常,性行為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也就是說,性行為不完全取決於性欲,還取決於其他的需要,其中主要是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指人的受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馬斯洛發現,人們對尊重的需要可分成兩類: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
人一方麵希望自己具有實力、自由、獨立性等,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從而產生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麵希望得到外在的名譽、地位和聲望,希望被他人承認和尊重。這兩方麵中,前者要以後者為基礎,否則便是孤芳自賞,難以持久。在現實生活中,這類需要很難得到完全的滿足,但當它一旦成為人的內心渴望,便會成為持久的推動力。
馬斯洛認為,在現實社會中,所有的人都有一種需要或欲望,要求對自己有一種堅定的、基礎穩固的並且通常是高度的評價,要求保持自尊和自重,並得到別人的尊敬。所謂基礎穩固的自尊,意思就是說這種自尊是以真實的才能和成就以及別人的尊敬為基礎的。這種需要可以再分類:首先是那種要求力量,要求成就,要求合格,要求麵對世界的信心,以及要求自由和獨立的欲望。其次,還有一種欲望,可以稱之為要求名譽或威信、表揚、注意、重視或讚賞的欲望。馬斯洛認為自尊的需要得到滿足後,就會使人感到自信、有價值、有力量、有能力並適於生存。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則使人感到低人一等、軟弱或無能為力,以至於產生嚴重的沮喪情緒或神經質的傾向。
5自我實現的需要
人都希望從事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使自己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成為自己向往的人物,這是自我實現需要的表現。就像音樂家必須奏樂,畫家必須繪畫,詩人必須寫詩一樣,每個人都希望從事自己所指向的事業,並從事業的成功中得到內心的滿足。
自我實現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要,它的產生依賴於四個層次需要的滿足。自我實現指的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欲望。也就是說,人們有一種意向要使他潛在的本質得以現實化。這種意向可以簡單地描述為人們越來越真實地體現自己的欲望,要求盡可能地實現自己的欲望。實現這種欲望所采取的形式,在個人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在某個人身上可能表現為要在繪畫或創造發明方麵有所成就,在另一個人身上則可能表現為要求成為一個體育明星的欲望,在第三個人身上可能表現成為模範母親的欲望。它不一定是一種創造性的衝動,但是一個有創造能力的人是會采取這種形式的。自我實現需要的產生有賴於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和自尊需要都得到滿足。馬斯洛把這些需要都得到滿足的人稱為基本滿足的人。
由此,可以期望這種人擁有最充分的(最健康的)創造力。在現實社會裏,得到基本滿足的人為數不多,而且不論在臨床經驗和實驗方麵對自我實現的了解還都十分有限。這方麵的研究始終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馬斯洛認為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有幾個先決條件,危害這些先決條件如同危害基本需要本身。這些條件包括:言論自由,不造成對他人威脅的行動自由,表達意見的自由,調查和獲得信息的自由,維護自身權益、正義、公正、誠實和群體秩序的自由。損害這些自由將使人感到威脅並做出緊急反應。這些條件之所以受到保護,是因為沒有這些條件基本需要就不可能得到滿足。上述需要層次理論僅是一般人的需要,實際上每個人的需要不一定是嚴格地按以上的順序由低到高發展的,它需要按實際情況來確定。